《對鮮花》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對鮮花》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內(nèi)容:
唱:對鮮花聽:對花吉祥三寶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歌曲學習,了解對唱這一演唱形式,感受歌曲活潑、詼諧的情趣。
2、欣賞黃梅戲《打豬草》選段《對花》,初步了解中國的戲曲。
3、通過欣賞和歌曲學習,了解對唱這一演唱形式,感受歌曲活潑、詼諧的情趣。
4、合作討論創(chuàng)編歌詞,學會從對自然的觀察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培養(yǎng)發(fā)展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明白民歌來自于生活。
教學重點:
1、熟悉對唱的演唱形式。
2、感受表現(xiàn)出歌曲活潑詼諧的情趣。
教學難點:
指導唱準歌曲中的切分節(jié)奏和附點節(jié)奏。
課前準備:
課前要求學生查閱各種花草的資料,掛圖,或相關(guān)CD
教學過程:
課前音樂《吉祥三寶》
一、游戲?qū)耄?/p>
同桌一起玩《拍手歌》師提問:為什么讀起來特別朗朗上口?師由《拍手歌》導入《對鮮花》
二、學習兒歌
1、念兒歌《對鮮花》,看看和《拍手歌》有什么不同?
2、學生有節(jié)奏地讀兒歌教師按歌曲節(jié)奏讀兒歌
3、請學生比較有什么不同?
4、找出有附點四分音符的節(jié)奏,讀準這個節(jié)奏。
5、教師為兒歌配音樂讀歌詞,襯詞部分用打擊樂器打節(jié)奏。學生可以隨著音樂拍手。
三、學習歌曲
1、學習襯詞
(1)師:剛才老師用打擊樂器打出的節(jié)奏是歌曲的襯詞部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襯詞在歌曲中表示情緒。
。2)和老師一起唱襯詞。
(3)教師范唱歌曲,唱到襯詞時學生一起跟唱,附點四分音符時搖搖手。
。4)聽范唱,學唱歌曲,每段分不同的角色演唱。
四、拓展欣賞
1、播放黃梅戲選段《對花》
2、簡介黃梅戲這一戲曲形式,流傳于安徽,《打豬草》、《女駙馬》、《天仙配》是它的代表曲目,嚴鳳英、王少舫、馬蘭、吳瓊是著名的黃梅戲表演藝術(shù)家。師可以范唱《天仙配》選段。
3、說說今天聽到的歌曲和剛才的《對鮮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也是問答形式,一段問一段答)
4、我們知道歌曲的演唱形式有獨唱、齊唱等,對唱也是一種演唱形式,在民歌戲曲中常用。(對唱可以一句問一句答、一段一段答、男問女答、自問自答、一問眾答等形式)
五、實踐創(chuàng)作為歌曲《對鮮花》第一二段分配對唱的角色,小組上臺表演。
六、布置作業(yè):用自己了解的花卉知識即興編第五、六段歌詞。(小組合作編創(chuàng))
七、欣賞對唱歌曲《吉祥三寶》,鞏固所學知識。
八、小結(jié)
教后反思:
蘇教版第六冊《對鮮花》是一首北京民歌。我整堂課演唱了《對鮮花》,欣賞了黃梅戲《對花》以及現(xiàn)在流行的歌曲《吉祥三寶》,讓學生了解對唱的.演唱形式,了解喜愛中國的民間音樂瑰寶。
特別是《吉祥三寶》,雖然它不是教材內(nèi)容,但是它優(yōu)美的旋律,富有情趣的演唱,帶給學生和聽課老師美的享受,也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對演唱形式對唱的認識。很遺憾歌曲下載的是蒙語版,雖然預先印了歌詞,還是影響了一點欣賞的效果。由于學生平時基礎(chǔ)較好,雖然在課堂中間出了一些失誤,學生最后學習的效果還是可以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讓學生完整的欣賞歌曲,學生沒有留下深刻的首次印象,在接下來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困難。學生課堂的投入程度也不夠。
今后我要更加注重學生的聆聽和對音樂作品的內(nèi)心體驗,讓學生享受音樂,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對鮮花》的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設計11篇03-04
描寫鮮花盛開的成語09-01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隆中對》教學設計12-03
美麗的小路教學設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