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職工作特色和亮點
一是認真履行職責,精心謀劃推動。帶頭經常深入基層調研解難題,與縣委一班人主動適應黨建工作新常態(tài),建立每季度縣委常委會和縣級領導班子共同研究黨建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開展“城鄉(xiāng)黨組織共建、青年干部掛職”和干部“回原籍、訪民情、解民困、促發(fā)展”兩項載體活動,與整頓提升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第三茬次教育實踐活動集中整風、打擊村干部違紀違法行為、群眾辦事干部代辦制相結合,舉辦各類培訓290場次,為村上協(xié)調資金808.4萬元,排查化解信訪突出問題76起。同時將兩項活動作為長期工作來抓,考核考察干部既到單位征求意見,也要到縣信訪局、原籍村聽取意見。兩項載體活動受到省市領導的肯定,《陜西新聞聯播》、《陜西日報》、《渭南日報》相繼報道。
二是從嚴管黨治黨,致力抓班子帶隊伍。堅持用制度管人用人。在各單位推行每月“講做評”制度,以倒逼的辦法促進干部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常態(tài)化開展領導班子研判工作,將28名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群眾口碑好的干部提拔到領導崗位;對鎮(zhèn)、部門主要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前置,常年分批開展;在全市率先推行科級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新提拔領導干部實行個人重大事項和家庭財產申報備案制度。長期關注大學生村官教育管理,采取集中辦班培訓、優(yōu)秀村支書或致富能手“傳幫帶”、掛職鍛煉等形式提高素質和能力,目前已有115人招錄到各類公務員崗位及機關事業(yè)單位。
三是夯實基層基礎,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堅持抓基層、打基礎,以“升級晉檔、科學發(fā)展”活動為統(tǒng)攬,全面加強基層組織整頓提升工作。在每村培養(yǎng)5 名以上優(yōu)秀后備干部,建立村級后備干部儲備庫。連續(xù)6年組織優(yōu)秀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赴山東壽光進行培訓。舉辦4期“強黨性、作表率、贏民心”路線教育專題培訓,深入開展學習優(yōu)秀農村支部書記張六三活動,在全市樹立起優(yōu)秀農村支部書記一面旗幟。嚴格開展打擊村(社區(qū))干部違紀違法行為專項活動,依法逮捕3 人,黨政紀處分21人。以縣級領導為組長的整頓提升工作組駐村工作,74個后進村(社區(qū))已全部上報銷號。推行縣級領導包聯黨建工作聯系點、縣委常委直接聯系群眾、部門負責人包村制度,對全縣360個村級黨組織全覆蓋包抓。帶頭深入包聯的蘇坊鎮(zhèn)逐村入戶走訪調研,幫助村上理清發(fā)展思路,協(xié)調200余萬元解決了15個村的基礎設施問題。推行“四議兩公開一監(jiān)督”、“村財民理鎮(zhèn)監(jiān)管”和“雙簽雙審”等民主管理制度,形成村級民主決策、監(jiān)督落實機制。從2012 年起,按照農村黨員人均100元的標準,基層組織建設專項經費年終一次性撥付到村;投資600余萬元改建新建了一批村級活動場所,消滅了無場所村。按照村 “兩委”主要干部每人每月500元、“一肩挑”600元的標準,采取平時發(fā)70%和年終績效考核發(fā)30%的辦法,通過“財政惠農補貼卡”統(tǒng)一發(fā)放。對60 周歲以上正常離任的按任職年限分四個檔次、半年一次,由各鎮(zhèn)領取統(tǒng)一發(fā)放。村“兩委”換屆與撤村并組一并推進,已完成前期調研摸底、財務審計、動員安排和業(yè)務培訓等工作,春節(jié)前完成不涉及撤并村黨組織換屆工作。“文明社區(qū)、和諧家園”、在職黨員到社區(qū)報到、非公有制企業(yè)黨組織建設年活動深入開展,全縣 19867名黨員開展義工服務活動568次,社區(qū)“評星定級、晉位提檔”共評定四星1個、三星1個、二星7個,“兩新”黨組織實現“全覆蓋”。
四是加強教育管理,純潔優(yōu)化黨員隊伍。狠抓黨組織和黨員規(guī)范化管理,自覺帶頭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將434名黨員發(fā)展年度計劃分解到全縣 43個黨委,全縣900多個基層黨組織開展了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培訓。對全縣130個遠程教育站點資源進行整合,開辦《遠教支農》廣播節(jié)目、黨務工作微信平臺,培訓農村黨員1萬余人,榮獲“全省縣級先進教學服務平臺”。對第三茬次評議出的37名不合格黨員分類處置,其中限期整改23名,勸退或黨內除名 3名,自行脫黨11名。
五是直面整改問題,認真落實“兩個責任”。堅持問題導向,統(tǒng)籌推進中央巡視組反饋問題整改、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黨建突出問題整改工作,深入開展“工作落實年”、“體制機制規(guī)范理順年”、“紀律作風整頓年”三項活動,出臺并突出抓好四個《決定》和十項《意見》的落實。針對查擺出的黨內組織生活不經常、干部能力不強等黨建突出問題,建立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各單位推行每月“講做評”等8項制度。
帶頭履行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在全體縣級領導落實“三嚴三實”要求、縣委、縣政府四個《決定》和十項《意見》公開承諾逐人簽字的基礎上,自己在全縣干部大會上公開承諾“工作向我學習、廉政向我看齊”。召開4次縣委常委會,研究調整縣紀委內設機構,增設兩個紀檢監(jiān)察室,使縣紀委退出不必要的議事協(xié)調機構,各鎮(zhèn)、各部門紀委書記(紀檢組長)專管紀檢工作,每月向縣紀委報送查辦案件情況;研究出臺了《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jiān)督責任實施辦法(試行)》,下發(fā)了《落實市委“約法三章”責任追究辦法》等10多項紀律規(guī)定;專題聽取案件查辦工作匯報3次,查辦科級干部案件30 件。成立效能督查辦公室,縣紀委、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常態(tài)化開展明查暗訪,突出開展公款消費、公車私用、“吃空餉”等專項整治。舉辦了五期“電視問政”節(jié)目,103個單位負責人向人民報告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是指導督促工作還不到位。深入基層調研指導沒有實現全覆蓋,還沒有跑遍全縣360個行政村;到基層調研指導多,督促落實不夠,解決2010年鄉(xiāng)鎮(zhèn)機構改革設立辦事處尾留問題不夠迅速有力;黨建工作不平衡,個別鎮(zhèn)黨建工作不規(guī)范,個別村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扎實,對群眾反映的熱難點問題整改不夠徹底。
二是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方法還不活。推進基層組織工作轉型、服務群眾辦法還不多,還沒有健全完善科學有效的縣、鎮(zhèn)、村三級推進機制,使基層組織在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上暴露出了問題,一些村干部在低保發(fā)放、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落實中辦事不公;一些村干部年齡偏大,在調整產業(yè)結構、帶領群眾致富、為民代辦服務等方面本領不高。全縣360個村支部書記中,50歲以上189人,占總數的52.5%,35歲以下12人,僅占3.3%。
三是破解黨員整體素質不高的難題還不夠有力。創(chuàng)新黨員培訓管理的載體方法少,黨員素質提升與群眾的要求、先鋒模范作用的發(fā)揮仍有差距。目前全縣共有農村黨員17709人,初中以下學歷7328人,占41.1%,大專以上學歷4545人,占25.7%,黨員隊伍整體文化素質偏低。
四是基層黨建工作保障力度還需加強。受縣大村多、村干部人數較多、縣財政困難等因素的影響,在加大黨建工作投入上魄力不夠,力度不大,村干部待遇和村級辦公經費未能嚴格按照省市標準,加之全縣277個村無集體經濟收入,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僅有33個,村級經費不足問題凸現。
五是干部選拔任用創(chuàng)新舉措不夠。推進干部培養(yǎng)輪崗交流力度不大,尤其是部門之間干部交流較慢;由于撤鄉(xiāng)并鎮(zhèn)、機構改革等原因,超職數配備領導干部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對婦女、非黨干部重視培養(yǎng)不夠,婦女、非黨干部分別占科級干部的17.6%、3.1%。
六是抓黨風廉政建設著力不平衡。抓縣級部門、鎮(zhèn)黨風廉政建設及干部作風想的辦法多,采取了諸多有力措施,而抓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仍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一些農村干部法紀觀念淡薄,工作方式簡單,作風粗暴,村級民主管理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財務管理不規(guī)范。今年縣紀委受理群眾信訪舉報255件次,涉及農村問題 150件,占總數的59%。
從主觀方面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對黨建新常態(tài)下如何提升工作水平研究得不深不透。學習的黨建知識不系統(tǒng),掌握黨建工作方法不全面,破解工作中的一些問題還不得心應手,致使工作效果打了折扣。二是傾注精力和時間抓黨建工作還不夠。思想上對黨建工作高度重視,謀劃工作把黨建與經濟發(fā)展同步考慮,但抓黨建工作還不全面細致,措施不夠有力,與抓經常、抓具體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三是責任落實不到位。在工作推進中,考慮實際因素多,落實各項黨建工作標準還不嚴格,對個別工作出現偏差或失誤的基層黨組織書記,沒有做到及時問責。四是干部選拔任用存在求穩(wěn)思想。注意按照新《條例》、嚴把程序選人用人,對副職培養(yǎng)沒有形成一套科學的機制,領導干部的梯次配備還需加強。
三、下步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是在落實黨建工作責任上下功夫。帶頭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每季度召開一次常委會研究工作,每年向縣委全委會報告一次工作。帶頭每月深入聯系點調研,力爭把聯系點建成示范點。修訂完善基層黨建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實行季考核通報,建立問責機制。
二是在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上下功夫。致力創(chuàng)建服務型黨組織,深化干部“回原籍”、“城鄉(xiāng)黨組織共建,青年干部掛職”兩項活動,突出抓好撤村并組、“兩委”換屆、村級班子整體提升等工作,力爭“一肩挑”和“兩委”成員“交叉任職”均提高5個百分點。狠抓村級組織規(guī)范化建設,近期已著手調研制定《村級辦公經費補助標準》。每年倒排出10%的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提升,選派“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達到100%,力爭四星、三星社區(qū)黨組織達到 50%以上。
三是在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上下功夫。自覺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健全考勤、會議記錄調閱等制度,每半年集中檢查一次。探索建立“黨員四卡”管理制度,修訂完善黨員量化考核辦法,分類處置不合格黨員。以“黨員愛心服務”系列主題活動為載體,深入推進“紅袖章”志愿服務活動。
四是在抓班子帶隊伍上下功夫。以領導干部大講堂、網絡黨校為載體,積極實施“三統(tǒng)一推”促進干部學習。加大干部培養(yǎng)交流力度,抓好在同一班子、同一崗位任職滿10年的干部交流工作,配強配好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消化64名超職數配備干部。
五是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上下功夫。堅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市委“約法三章”鐵律,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支持紀委工作,持續(xù)用力推進作風轉變,為全縣干部當好標桿,做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