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英文摘要寫作注意事項
論文摘要,作為一篇論文的精髓,對一篇文章的意義非常重大,但是國內很多人在這方面缺乏足夠的重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論文的質量。希望能夠通過分享這篇文章對廣大學生帶來相應的幫助。由于文章是很久以前的,已經無法找到出處,請作者諒解。
論文摘要的 時態(tài) 基本上有兩種 : 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由于學術論文寫作通常采用一般現(xiàn)在時, 摘要也多用一般現(xiàn)在時。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部分多用一般現(xiàn)在時 , 背景介紹常采用一般過去時。一般現(xiàn)在時用于描述研究目的和范圍、研究內容、結果和結論 ;一般過去時用于描述論文撰寫前作者已做的工作, 也可用于表示轉述已發(fā)表文獻的報導、討論和研究內容。
語態(tài)與人稱
主張多采用被動語態(tài)。因為使用被動語態(tài)不僅可以省略施動者 , 避免出現(xiàn)“We ”表示式 , 而且還可以使需強調的事物做主語而突出了它們的地位,有利于說明事實。 英文摘要往往采用第三人稱的被動語態(tài) , 可以避免提及有關執(zhí)行者, 使行文顯得客觀。同時, 被動語態(tài)句子在結構上有較大的調節(jié)余地, 有利于使用恰當?shù)男揶o手段, 擴展名詞短語, 擴大句子信息量。但有時采用主動語態(tài)比用被動語態(tài)在結構上更簡練, 表達更
英文摘要的翻譯
英文摘要應直接用英文寫, 這樣能按英文思維方式更直接、準確地表達原文。但是, 這對一些作者尚有難度。 在翻譯過程中, 要避免按中文字面意義逐字翻譯, 應從語篇層次把握原文, 選擇恰當?shù)姆g單位。劉士聰認為, 在翻譯過程中, 分析和轉換是一個難以截然分開的思維過程, 以主 述位作翻譯單位 , 一方面是注意到了它本身的形式特點, 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了它在語篇中的銜接功能 , 可以把對原文的分析和轉換統(tǒng)一起來。
英文摘要的寫作
根據(jù)《EI》的要求 , 一篇較好的英文摘要應較好地回答以下 4 個方面的問題:1) what you want to do(目的),2)How you did it (方法) ,3) What result didi you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you draw ( 結果和結論 ); 4) What is original in your paper ( 創(chuàng)新獨到之處 ) 。
在開頭交待論文的目的時 , 英文摘要的首句不要重復題名或題名的一部分 , 同時摘要中要盡量少談或不談背景信息。在介紹方法、結果和結論時 , 忌泛泛而談 , 空洞無物。在寫作時 , 要盡可能明確地把論文的創(chuàng)新、獨到之處交待出來。關于英文摘要的文法《EI》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 :
1) 盡量用短句 ; 2) 用主動語態(tài)而不用被動語態(tài) ; 3) 要盡量簡潔 , 去掉一切并不增進對摘要理解的多余字句 ; 4) 介紹過去所做的工作時用過去時態(tài) , 介紹結果和結論時則用現(xiàn)在時態(tài)。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范圍———常用現(xiàn)在時 ; (2) 研究的方法、手段或步驟———常用過去時、現(xiàn)在時或現(xiàn)在完成時 ; (3) 研究的結果———常用過去時 ; (4) 研究得出的主要結論———常用現(xiàn)在時或情態(tài)助動詞,F(xiàn)以下篇英文摘要為例進行分析和說明。
標點符號
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中標點符號使用不當?shù)膯栴}很普遍 , 主要原因是作者沿用漢語標點符號的習慣。這類問題在文稿、報告中不明顯 , 但正式印刷出來后非常搶眼。所以 , 在組織英文摘要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
(1) 英文標點符號中除了破折號長度占 2 個英文字符外, 其他均只占1個英文字符 ( 大致半個漢字 ) 。中、英文的逗號、分號、冒號等乍看起來完全一樣 , 但實際上也是不一樣的。排英文摘要時應轉換到英文狀態(tài)下操作 , 避免英文中出現(xiàn)全角標點 , 例如“ Darwin's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 ( 應該是“ Darwin's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 ) 等 , 影響版面的美觀。
(2) 英文標點符號中沒有“《》”、“、”和“~”。英文中書名一般用斜體表示 , 該用頓號時用逗號 , 表示數(shù)字范圍則用半字線“ - ”。英文中“~”有時用在阿拉伯數(shù)字前表示近似。
(3) 文中破折號、數(shù)字范圍號與連字符分別為 : “—” ( 長度占 2 個英文字符 ) 、“ - ” ( 占 1 個英文字符 ), 而漢語中相應符號的長度分別比其長 1 倍 : “——” ( 長度占 2 個漢字 ) 、“—” ( 占 1 個漢字 ) 和“ - ” ( 占半個漢字 ) 。此外 , 英文中的省略號是 3 個由空格隔開的英文句點“ ... ” , 而不是“…”。
(4) 在英文中 , 無論引號中是一個單句、短語、從句還是獨立成分 , 末尾的逗號和句號等一律封閉在引號之內。
(5) 漢語中標點符號前后均不空格 , 而英文則不一樣。英文點號前不空 , 后要空一格 ; 英文破折號 “——” , 數(shù)字范圍號“ - ”和連字符“ - ”前后均不空格 ; 英文引號和括號外面前后均空格 , 里面前后均不空格。
(6) 帶縮略號的縮略語位于句末時 , 可省略一個黑點 , 但省略號位于句末時 , 句點不能省略。
(7) 可用若干個帶連字符的詞修飾同一個名詞 , 例如“ the second-, third-or forth-class mails ”( 二、三、四級郵件 ), “ three- and four- syllable words ” ( 三音節(jié)和四音節(jié)詞 ), 不能寫作“ three-four-syllable words ”。 例 :Blackmur writes, “Mr. Eliot's poetry is not devotional in any sense of which we have been speaking... ” 例 :Dashes, parentheses, commas—all are used to set off parenthetical matter(see also page111).
數(shù)字表示
目前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中的數(shù)字表示很隨便。在英文中用到數(shù)字時是用文字 (one,two,three,...) 還是阿拉伯數(shù)字 (1,2,3,---) 表示 , 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 , 這就像在中文科技文稿中用漢字還是用阿拉伯數(shù)字有一定的規(guī)則一樣。一般說來 ,1 位數(shù) (1 至 9) 通常用文字表示 , 多位數(shù) ( ≥ 10) 則趨向于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 , 也遵循易讀、易寫、前后一致的原則。有統(tǒng)計意義的、與單位符號及數(shù)字符號一起的數(shù)字 , 一般都用阿拉伯數(shù)字。
在編寫時應注意下列問題 :(1) 表示概數(shù)時 , 只能使用英文數(shù)字 :about five hundreds ( 約 500), approximately forty thousands( 近 4 萬 ) 。
(2) 阿拉伯數(shù)字不宜出現(xiàn)在句子的開頭。例如“ Six percent students voted. ” (6% 的學生投了票 ) 不宜為“ 6 percent students voted. ”。這種情況下最好改寫句子 , 避免用數(shù)字開頭 , 例如“ Fifteen new products are set for release in the next year. ” ( 有 15 種新產品決定在明年推出 ) 可改寫為 : “ The company decides to release 15 new products in the next year. ” ( 公司決定明年推出 15 種新產品 ) 。
(3) 2 項數(shù)字相連時 , 其中一個用文字 , 另一個用數(shù)字 , 具體看哪一種方式簡短 : “ 36 fifty-watt amplifiers ”或“ thirty-six 50 watt amplifiers ” (36 個 50W 的放大器 ) 。
(4)4 位以上的數(shù)字最好每隔 3 位用 1/4 的空格分開。目前許多書刊上仍用逗號作分隔符。鑒于有些國家用逗號表示小數(shù)點 , 為避免引起混淆 , 國際標準化組織建議科技書刊中用空格來分隔數(shù)字。這種做法已開始為人們所接受。例如 ,US $ 23000, 9600000km 2; 在科技書刊中推薦采用 a × 10n 的形式。
(5) 由于在英、美等國 billion, trillion 及 quadrillion 所代表的數(shù)目不一致 , 科技文稿中應避免使用 , 例如“ 12.5 億人口”最好表示為“ apopulationof1.25 × 109 ” 。
英文摘要正文的寫作模式
英文摘要語篇結構固定 , 內容完整。英文摘要的篇章結構通常涉及主題句、拓展句和結論句三部分 , 涵蓋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范圍 , 研究的方法、手段或步驟 , 研究的結果 , 研究得出的主要結論或建議四個方面。由于摘要字數(shù)有限 ( 英文摘要一般不超過 250 個詞 ), 所以研究的背景、目的和范圍有時候可省略 , 寫作的重點放在后三個方面。 1. 主題句的常用句型或表達方法主題句多用于介紹論文涉及的研究課題和領域 , 提供研究背景信息或陳述研究目的 , 其常見的句型或表達方法如下 :
(1) Previous reaearch has shown that...;
(2) It has been shown that...;
(3) The principle of ...is outlined;
(4) The apparatus for ...is described;
(5) Automation of...is examined;
(6)An account of...is given;
(7)The use of ... is addressed;
(8)The mechanism of ... is examined;
(9) The dependence of ... was established;
(10) An analysis of ... was carried out;
(11)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was to ...;
(12) The aim of our research is was to...;
(13)The objecti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was to ...;
(14)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15) This paper is to...;
(16) The author(s) made this study inorder to find out discover reveal obtain demonstrate test...;
(17) With the aim of...;
(18)This paper deals with...;
(19) Based on ... is described discussed presented analyzed dealt with in this paper
(20)In this paper ... is discussed explored an analyzed
2. 拓展句的常用句型或表達方法拓展句承接主題句 , 通常處于摘要正文的中間 , 多描述研究的方法、手段、過程、步驟或結果 拓展句常見句型或表達方法如下
(1) The method of ... was used to ...;
(2) The experiment was to...;
(3) The investigation has been conducter to ...;
(4) The data are derived by using...;
(5)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
(6) The test was conducter with ...;
(7) A relationship is observed between ... and ...;
(8) A theoretical procedure is described for...;
(9) The method was based on...;
(10)...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by using...
3. 結論句的常見句型或表達方法
結論句置于正文的最后 , 通常用于介紹主要研究成果 , 提出獨到的見解或建議 , 陳述主要結論。結論句常用的句型或表達方法如下 :
(1)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
(2) The results indicate show that...;
(3)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
(4)This study investigation research leads the author(s) to a conclusion that ...;
(5)The research enables us to conclude that ...;
(6) It is concluded that...;
(7) The results agree with ...;
(8) The test experiment shows that....;
(9) It is suggested that...;
(10)These results will can be significant f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