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讀后感4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活在當下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在當下讀后感1
讀《活在當下的力量》之后,我不知道拿筆之后應該如何寫讀后感,書中主人公筆下交織的情感讓我內(nèi)心有一絲絲顫動,心中琢磨主人公以及家屬是以何種勇氣戰(zhàn)勝這強大的病魔?有一本國外書埃克哈特托利寫的《當下的力量》,他們的中心思想都很相似,是以心靈治療法來感悟生命的偉大序章和以愛的力量戰(zhàn)勝病魔。
得了血液病和癌癥病的患者無疑是不幸的,它要飽受疾病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打擊,飽受著每天輸入血液的痛苦和醫(yī)生對他們的治療,沒有人愿意有一天疾病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沒有人愿意得這樣的病,得了這個病,有早點結束生命的想法,而且捫心自問,我為什么會這么不幸呢?我為什么會得這樣的病呢?這樣的沉重也給家人帶來了痛苦和壓力。
也許這種痛苦是常人無法理解的,也是無法體驗到的。記得書中主人公小茉說過,讓我很感動的一句話就是:“我想多活好幾年,能陪你一直到老!碑敃r我的眼淚忍不住嘩嘩流下,她對于老公這樣深沉的表白,讓我不禁對生命有一種深深的敬畏,感受生命是如此珍貴。我不想早早離開這世間,我想活好今年,再活好明年,感受家人帶來的溫暖和給予的至愛,那種親情無法代替的。對于家人來說,他們要承擔著病人所要給予的精神上的痛苦,也有經(jīng)濟上造成的壓力,不管是什么,我們都要承受著,看著親人受著病苦的折磨,還有那些巨額的醫(yī)療費,我們應該怎么做,應該以什么心態(tài)面對,這是一種愛和承擔的開始。同樣身患白血病和癌癥的小茉,每天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他的老公和家人,也是可敬佩的。
不管是誰,我們可能更多的是怎樣對待疾病的痛苦,而不敢去面對其他病房的病人,醫(yī)生或護士。我們有很多病人,他們都需要被關心和照顧,那些躺在病床上的病人,他們心里是如何的感受,眼睛看到的只是醫(yī)生在做些什么,也許他們突然開悟,感受到生命是那么的脆弱,我們的生命只是在那一呼一吸之間!
醫(yī)院的每一天都有醫(yī)生和護士看守著,他們內(nèi)心充斥著害怕和恐懼。因為病人無時無刻不需要照顧,照顧他們的身體狀況以及一天的心情,他們也很辛苦,所以我們平日里應該要多關注自己的身體。醫(yī)院里有各式各樣的病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現(xiàn)象,他們同樣要感受疾病的痛苦,如果我們像病人一樣多多感受病人的疼痛,那我們就能承擔他們多少的痛苦!小茉的身體就像許多的病人一樣,都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折磨,她的內(nèi)心該如何去感受呢?
生命如此可貴,可平日里不注重健康的那些人,該如何去珍惜你們來之不易的珍寶呢?你們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那么健康、平安怎么會帶給你呢?能夠平安地活著就是一種福氣,珍惜現(xiàn)在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感悟生命,真心實意地活著。用真心實意的心,去念佛,去靜靜地過好每一天。
活在當下讀后感2
閱讀這本書的起因很簡單,僅僅是因為書名,是的,“StillHere”,活在當下,突然就讓自己充滿了力量,所以,沒有一絲遲疑就開始了這段讀書旅程。
《活在當下》是一部心靈讀物,正如書名所寫,是一本讓人們關注當下,不要困于過去,止于現(xiàn)在,俱于未來。雖然作者拉姆·達斯寫作這本書時已近暮年,寫作的內(nèi)容也關乎自己對老去這一話題的想法和理解,讀來或許有些許的困難,因為我們年輕,因為我們還在長大而不是老去。然而,這本書,卻讓我正視了自己可能即將老去的這一問題,我們逃避衰老,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我們自詡年輕,因為我們把老去定義為沒落,定義為衰敗。然而在閱讀這本書后,我開始改觀,老去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值得肯定的事情。老去意味著我們閱歷在增加,老去意味著我們的內(nèi)涵在提升,老去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中不是意味著終點,因為,那是見證我們的人生在跌宕起伏之后,在風風雨雨之后,迎來的智慧和思維的結晶。
作者拉姆·達斯一直認為自己不是一個老人,很明顯,他把老人定義為生活不能自理,思維緩慢停滯這類人,他四處奔波,到處演講,完全不緊張自己的身體,肆無忌憚地揮霍著自己的身體,直到一次中風,他腿部癱瘓,需要依靠輪椅走動,生活起居需要他人照管,深受打擊之后,他才開始思考自己是一個老人這一個問題,這一思考,讓他震驚之余,更多的是對此的沉思。他開始正視自己已經(jīng)老去這一事實,也慢慢從過去對自己的身體的不管不顧走出來,開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起居;從不肯服輸,不肯認老,開始接受自己變老的事實并從中找到自己作為一個老人的社會價值和人生意義。于是便有了《活在當下》這本書。
書中,作者拉姆·達斯把老人定義為智者,他認為,老人并非一無是處,并非思維停頓,他行動不便,是因為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思考,來總結自己風云的一生,意識到這一點的拉姆·達斯,開始走出之前的郁郁寡歡,變得自信從容。他認為老去是一種智慧的凝聚,書中也正是為了闡述這一點以及如何讓即將老去的自己活在當下,不自卑自憐。
《活在當下》讓我對“老去”有了新的想法。過去,我以為“老去”就意味著失去,失去時間,失去能力,然而,現(xiàn)在我開始漸漸接受“老去”其實也在獲得,獲得閱歷,獲得智慧。這種獲得是以我們要努力活在當下為前提的.,只有不困于過去,止于現(xiàn)在,俱于未來,活在當下,積極樂觀生活,那么當我們老去,當我們走向暮年,我們才能從容、坦蕩地想他人宣稱自己在向成為智慧老人而前進。
活在當下讀后感3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書是一本文筆優(yōu)美、充滿詩意的身心靈散文集《活在當下》,作者芭芭拉安吉麗思博士是美國知名的人際關系專家,是當代個人成長與靈性成長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導師之一。
生命其實可以被看作一種物質,它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我們大部分人的生命長度看似相近,但是在這相近數(shù)量的生命里,我們能夠汲取的精華卻是大相徑庭。生命的寬度與高度取決于我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和方式。在“當下省思”、“生活憬悟”、“人際體驗”、“用心實踐”四個篇章中,安吉麗思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帶領讀者在每一個生命的片刻,每一樁人生中都帶著愛、帶著欣賞、帶著覺察去全身心地品味。
所謂“當下”,簡單地說就是指現(xiàn)在正在做的事、所在的地方、周圍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所謂“活在當下”就是要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這些人、事、物上面,懂得抓住真實的剎那,全心全意認真地去接納、品嘗、投入和體驗這一切。道理看似簡單,大多數(shù)人卻無法真正做到專注于“現(xiàn)在”,引用書中的一段話:起初,想進大學想得要命;隨后,巴不得趕快大學畢業(yè)好開始工作;接著,想結婚、想有小孩又想得要命;再來,又巴望小孩快點長大去上學,好讓自己回去上班;之后,每天想退休想得要命;最后,真的老得生命快要終結的時候,忽然間才明白,自己一直忘了真正去活。這就是許多人一生的寫照,他們勞碌了一生,時時刻刻在為未來做準備,不愿意把時間浪費在“現(xiàn)在”,殊不知自己已經(jīng)失去了每一天、每一個真實的剎那,失去了欣賞和領受快樂的能力。
初讀此書,感悟有三:
第一,“活在當下”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生活方式,不糾結于過去的種種包袱,不迷茫于以后的種種未知,感受春風的吹拂、陽光的溫暖、如畫的美景,體驗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真正的滿足就在現(xiàn)在,人生的意義就在眼前,生命的喜悅俯拾皆是。
第二,“活在當下”是一種豁達坦然的人生態(tài)度,在黑暗與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離,在順境中學會珍惜與感恩,在逆境中學會忍耐與包容,過一個充實的人生。
第三,“活在當下”是一種清醒現(xiàn)實的生活態(tài)度,“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恒”,生命變化太快,每一秒的我們都不盡相同,正是這種人所不能控制的不確定性,更顯得現(xiàn)在此刻的重要性與價值性。昨日已成歷史,明日尚未可知,只有今天才是我們唯一可以把握、可以改變、可以用來超越對手、超越自己的一天。
當然,“活在當下”所倡導的并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酒明日憂”這種揮霍青春、透支未來的享樂主義思想,而是讓我們不被過去未來所束縛,把握當下的快樂,把握今天的機遇,并用及時的行動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做自己想做的事,認真地活在當下,真實地活在今天。那么,總有一天回望此生,想必會不留遺憾.....
活在當下讀后感4
《活在當下》是一本行文優(yōu)雅的心靈散文,字里行間洋溢著一股純粹而詩意的氣息,細品之仿佛一杯好茶,讓人沉浸其中,歷久彌香。
“活在當下”,它就是一句精巧凝練的心靈小語,充滿了哲理和禪意。我們的生命歷程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是該怎么樣對待自己的人生,在幾十年的光陰里活出怎樣的一份心態(tài),這是許多人都不曾細心思考過的問題。
“活在當下”其實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在人生的旅途上行走,每時每刻都經(jīng)歷著不同的變化,無論過去或將來都是無法把握的,只有現(xiàn)在,只有今天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讀過朱自清先生寫的那篇散文《匆匆》,對于其中幾句印象特別深刻: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如果一味地感嘆過去或者期待將來,不珍惜眼前的時光,那么一切都將像這匆匆流逝的時間一樣,一去不再復返了。
安吉麗思通過記述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去品味每一個當下,以及其他一些懂得享受當下滋味的人,為我們展現(xiàn)出一種有滋有味的生活態(tài)度。人生就像是一出戲,序幕拉開,你不得不硬著頭皮上演,無論演的好或者壞,我們都要努力,也許此刻扮演的角色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你去把握了才是無悔的人生。細心觀察身邊的一些朋友,似乎總有發(fā)不完的牢騷,無處發(fā)泄的苦惱,其實他們擁有美滿的家庭,有房,有車,生活富裕,不愁吃穿,可是我聽到的卻是這個嫌錢賺的不夠多,那個嫌工作不夠清閑,每天都抱怨昨天過的不如意,明天是否會金融危機,擔憂,困惑,苦惱,總是沒完沒了地在他們的腦子里轉動。其實不斷地要求自己,不斷地給以后定下目標,有的甚至后悔已經(jīng)溜走的機會和青春,卻忽略了當下最重要的東西,總是緬懷過去,或者是奢望明天,這是多么不切實際的想法。滿足當下的生活狀態(tài),體會最真實的剎那,全心投入你所做的每件事情,這樣你才能夠品味到真正的快樂。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如果都在等待著明日,不去把握當下的機遇和時間,那么一日日,一天天,流逝的也許將是悔恨和痛苦。也許你眼下在做的事情很微小,很平常,可是如果用心感受了,那么即使是最簡單的事情也會變的富有意義。吃飯,聊天,都需要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安心地享受美食,專心地陪坐在對面的朋友聊天,感受難得的閑暇時光,不要顧左右而言他,那么相信這一刻你是快樂的,F(xiàn)在有很多人都在說回歸這兩個字,其實回歸到自己的心靈,讓我們放慢自己的身心,把注意力聚焦在我們的感官,聚焦在我們的心靈,當下的味道自然呈現(xiàn),生命的喜悅自然浮現(xiàn),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么?生命的片段總是充滿不同碎片,有喜悅也有憂傷,讀了此書后我想告訴身邊的朋友,珍惜當下,珍惜屬于自己的今天,不要給明天留下太多的遺憾,那么你的人生將是充實而豐盈的。
【活在當下讀后感4篇】相關文章:
讀《活在當下》有感03-31
讀《活在當下》有感 3篇03-31
《活在當下》的讀書筆記08-18
《當下的力量》讀書筆記10-30
當下做什么生意最賺錢?08-16
描述女人活在自我里的文章12-18
當下最熱的十大"冷門"專業(yè)06-14
《生活在音樂中》名人傳記推薦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