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不規(guī)范字 原因 糾正措施 規(guī)范用字 意義
一、研究背景
漢字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可如今,我們的生活卻被越來越多的不規(guī)范漢字所充斥。今年是永嘉縣創(chuàng)建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規(guī)范年,為了貫徹創(chuàng)建精神,烏牛鎮(zhèn)中心小學孫雪洋等8位同學成立課題組,開展“啄木鳥行動”活動,利用課間、課余、周末等時間對烏牛鎮(zhèn)社會、居民區(qū)、家庭、學校等場所的用字情況進行查錯糾錯大行動,整改指示牌、標語中的不規(guī)范字,徹底消滅繁體字、異體字、二簡字、錯別字,包括漢語拼音中的不規(guī)范現象。通過此次綜合實踐活動,旨在使全社會能認識不規(guī)范用字的危害,一起抵制不規(guī)范漢字的使用,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團結協作的能力,增強學生規(guī)范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進一步規(guī)范社會用字,樹立社會文明的良好形象。
二、研究方法:
在小組成員一番認真激烈地討論以后,我們提出的口號是:“說普通話,寫規(guī)范字,做文明學生。”我們把活動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學校大隊部的組織下,向學校師生分發(fā)《倡議書》,利用晨會課在每個班級開展學習規(guī)范用字類的法律、文件等,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寫好規(guī)范字的重要性;第二階段,積極展開社會調查,積累素材,填寫《啄木鳥行動調查記錄表》,積累素材;第三階段,對材料進行整理、分析、研究,完成《社會用字調查情況匯總表》;第四階段,對此次活動過程中的現象、體會進行心得交流,寫一篇科學、可靠的調研報告,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具體步驟見下:
階段時間 | 任務(研究方法) | 階段目標 | 負責人 |
一(3月1日-3月15日) | 分發(fā)倡議書,懸掛、張貼宣傳口號 | 渲染氣氛,明白寫規(guī)范字的意義 |
孫雪洋 金炯燁 |
二(3月16日-3月31日) | 展開實地調查,填寫記錄表 | 積累素材 |
林如夢 陳聽聽 |
三(4月1日-4月25日) | 完成《社會用字調查情況匯總表》 | 對材料進行整理、分析、研究 |
周佳慧 戴 磊 |
四(4月26日-5月6日) | 糾正運用 | 寫一篇科學、可靠的調研報告 |
胡相拓 張山山 |
第一階段:學習宣傳階段(3月1日-3月15日)
1.大隊部召開學生動員會,充分細致地做好本次活動的宣傳、動員工作;大隊長孫雪洋同學作國旗下的講話,激發(fā)學生的活動興趣;班主任組織學生開展“推廣普通話,寫好規(guī)范字”的主題隊會。
2.學校懸掛、張貼“推廣普通話,寫好規(guī)范字”的宣傳口號,渲染氣氛,熏陶學生。
第二階段:實地調查階段(3月16日-3月31日)
▲調查的范圍:
1.學校所在地(烏牛鎮(zhèn))的街道兩旁的標牌、店牌、指示牌、廣告牌、地名、路名、站牌等。
2.學校的櫥窗、班級的黑板報、校園環(huán)境布置的宣傳口號等。
3.學生的各種作業(yè)本等。
▲ 調查的內容:繁體字、錯別字、異體字、字形不全等不規(guī)范用字。
▲ 調查人員:全體學生
▲ 調查過程:
● 方法:以班級為單位,學生自由結合,組成若干調查行動小組,每組5~6人,要求每個組員都有明確的任務,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有組織地進行調查,并認真填寫好《啄木鳥行動調查記錄表》。
● 班級活動分工:
班 級 | 調 查 范 圍 | 指 導 老 師 |
五(1)班 | 學校所在地的街道商店的招牌、廣告 | 吳小芬 |
五(2)班 |
學校內的所有櫥窗和環(huán)境布置 全校各班的黑板報 |
吳小芬 |
五(3)班 | 學生的各類作業(yè) | 吳小芬 |
備 注 | 建議:有條件的學生可在家長的帶領下,利用周末或節(jié)假日到主要街道、商店進行實地調查,并填寫《啄木鳥行動調查記錄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