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的語錄集錦90句
生活里我們要檢查自己那些逃避的念頭和拖延的理由,這個世界怎么樣,它和我們的心地是不是溫和有關系,和我們的心態(tài)是否友好有關系,這天下事就像牙齒咬舌頭,一切都在協(xié)調中存在。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佛語的語錄90句,歡迎閱讀與收藏。
1、在現在生活中,很多人為了所謂的"面子"該想的不敢想,想說的不敢說,能做的不敢做,把自己套上圈子永遠跳不出來。然,時光猶如流水。永遠不會再回來,何必在意過去。何必擔憂未來,人也許永遠不會弄明白為什么活著,那就順其自然吧!坦然的面對明天!
2、獨自旅行,不受羈絆,沒有約束。有一天,背上包,帶上自己,有多遠,走多遠。歲月永遠年輕,我們慢慢老去,有些人,等之不來,便只能離開,有些東西,要之不得,便只能放棄,有些過去,關于幸;騻矗荒苈裼谛牡,有些冀望,關于現在或將來,只能選擇遺忘。
3、心誠、行正,就能受人肯定信任。
4、這內心過盡千帆仍然如此起伏跌宕。每個夏天細節(jié)不同,每朵花開的樣子都不一樣。而遇見的人終會遇見。離散的人終會離散。不復相見的人死生不復相見。有情有義之人一生纏綿。
5、佛陀的"綠色美容法",已為現代醫(yī)學和心理學所證實,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跟身體內部的各器官都有關聯,身體的疾病、心理的變化,都會通過"膚色"反映出來。
6、愛一個人能和他一輩子在一起固然好;如果不能在一起,就心甘情愿地放手,遠遠地看著他幸福也是一種幸福。而婚姻是現實里將兩個相愛的人合法維系在一起的手段。這種關系需靠兩個相愛的人共同維系,一旦兩個人選擇了這種相守的方式,那就得一輩子為對方負責。
7、真正的禪,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煩惱妄想,能集中精神、一心不亂,行茲在茲、念茲在茲,使心住于一境。
8、時時虔誠,無不吉祥;日日好心,無不平安。
9、多原諒人一次,就多造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
10、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有時看似是絕境,換一個角度,或許就能豁然開朗。
11、有所觀法,皆空皆寂,無有堅固,是觀亦空。
12、守住現在,就是守住未來。
13、學佛修行,沒有別的要求,就是如何面對我們生命當下的困惑、當下的煩惱。
14、要想使婚姻生活美滿幸福,夫妻之間必須對彼此忠貞。
15、從付出中收獲心靈的富足生活中占有再多的金錢、名譽、權力,也不能換來幸福。
16、禪既是一種精神上的休息,也是一種不可言喻的智慧。禪開人心智、助人成長,使人感悟到世界的和諧、心境的清澈、生命的圓融。一旦你能夠放下所有對于觀念的執(zhí)著,放下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那么就能夠得到佛陀的真正智慧,也就達到禪的最高境界了。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踩死一只螞蟻都是罪過,何況一只逃命的小鹿?與"愛惜飛蛾纏紗燈"的佛家相比,我們多給小動物們一些關愛,其實也就是多給人間增添一份關愛。
18、我們常常會陷入某種不能自拔的情緒之中,或者因為一片白云, 或者因為一縷清風。其實,不關清風白云的事,是云的自由、風的無羈 觸動了結滿塵垢的心靈,讓我們偶然瞥見了自己的本真。于是,借天上 的云路、風中的翅膀回歸靈魂的家園,便成為一種不可遏止的期盼!
19、佛言:財、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
20、若知唯識現,離于心所得,分別不現前,亦不住其性。是時攀援離,寂然心正受。
21、生活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葉小舟。大海沒有風平浪靜的時候,人也總有歡樂和憂愁。蔑視困難,勇往直前的人,在黑夜中也會露出笑容;凄苦的人,干什么事情都是危險的,即使睡著了,夢中也滴淚。
22、教一人令得須陀洹果,是人得福德勝教一閻浮提人行十善道!桃婚惛√崛肆畹庙毻愉」、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教一人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福多。
23、從古到今,蕓蕓眾生都是忙碌不已,為衣食、為名利、為自己、為子 孫……哪里有人肯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忙來忙去為什么?多少人是直到生 命的終點才明白,自己的生命浪費太多在無用的方面,而如今卻已沒有時 間和精力去體會生命的真諦了。
24、很多事,唯有當距離漸遠時,才能回首看清它;蛟S,從我們眼前走過的人很多,踏入我們心靈的人很少;或許,攪動我們心思的人很多,在心靈留下痕跡的人很少。被挫折歷練后的人總是更頑強、更成熟、更加勇敢,也就能看到近在咫尺的成功。許多事情還是看淡的好,人生的過程不過就是失與得,看淡了也就輕松了。
25、執(zhí)著是苦惱的根源,放下執(zhí)著,才能獲得自在。關于放下執(zhí)著,有些錯誤的認識,將放棄誤認為放下,結果是修行越久,越會脫離生活。表面上自以為是放下,實際上是執(zhí)上加執(zhí),迷上加迷。放下并不等于不能有任何執(zhí)著,而是因人而異。放下好比爬樓梯,后放前追一般。因為修行有次第,所以放下也須有次第。
26、重新拾起麻凡的禪畫酒言,突然覺得每一個字都好清澈,或許應稱為空靈,想要仔細的觸摸那每一個字,卻因莫使惹塵埃而將手指逗留在空氣中。甜茶,苦茶,淡茶,見山,忘山,是山。
27、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很難。一個人,做一天好人容易,一輩子做好人很難。
28、卷語丹青已逐歲月失色,字典里暖情愜意的遺跡再也找不回歡欣。理智告訴我感情只能記載過去,可情欲卻無法跨越思念的鴻溝。愛情失去了你,夢也沒有了次序,不知何時才能恢復禪心,將你從思念中撣去。
29、書如人——書有神。讀書貴在得其神。
30、自見斷十惡道,念十善道已,便生歡悅;生歡悅已,便生于喜;生于喜已,便止息身;止息身已,便自覺樂;身覺樂已,便得一一心!吨邪⒑洝肪硭模恫_牢經》
31、真正斷惡之人,同時也不會輕視小善之德。而諸佛菩薩在因上修行,也是"斷一切惡,無惡不斷;修一切善,無善不修"。無所謂事情的大小,都能對事以真,竭盡心力廣修菩薩行,最后人佛道。
32、佛性就在自己的身上,猶似"明珠在掌",如果自己不去發(fā)覺它,明珠也只是一件無用的廢物而已。修行,就是為了有機緣出現,使我們猛然醒悟,而領受到明珠的存在與珍貴。
33、當知佛境界充遍,故眾生境界亦復充遍。離佛境界外,別無眾生境界;舍眾生境界外,別無佛境界。
34、人的心地是一畦田,沒有播種下好種子,就沒有好的收成。
35、做一個云水禪心的人,在紛繁的塵世中,承受花開的美麗,承受凋零的凄涼?v算人世冷暖,天高地遠,我幺們依舊可以讓日子過的清凈簡單。日子如行云流水,我們卻可以烹一杯世味熬煮的茶,于老舊的軒窗下,看一朵白云飄過,一滴雨水滑落。
36、我們生活在一個聯系越來越緊密的世界,當一個人摒棄自私的行為,為別人付出的時候,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幫助了自己。因為在這個崇尚合作的世界中,沒有一個人能擔當全部,一個人價值的體現往往就維系在與別人互助的基礎之上。
37、許多事情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許多人遇到要后悔,錯過了更后悔;許多話說出來后悔,說不出來也會后悔……人的遺憾與后悔心理仿佛是與生俱來的,但是,過去的事已經過去,無法挽回,昨日的陽光再美,也無法移入今日的畫冊中。
38、自身擁有寶,何須向外尋 悟求真理的路途,千峰回轉,萬山阻礙,難免會有見歧路而茫然的感 覺。此時要緊的是,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39、現代人有一種通病,那就是普遍不了解自己,在還沒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興趣、體力、經驗和條件之前,便一頭栽進一個過高的目標中,所以每天要受盡過勞和疲憊的折磨。
40、助人不僅是美德,也是心靈一大享受。
41、在家菩薩應受善戒:彼應不殺,放舍刀杖,不殺一切諸眾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不盜,自財知足,于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離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應離妄語,如說如作,不誑于他,先思而行,隨所見聞,如實而說,寧舍身命,終不妄語;彼應離酒,不醉不亂,不自輕躁,亦不嘲嘩。
42、焦樣克服對未來生活的擔憂9佛日: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斗鸬澜探洝
43、譬如人在海洋依止于船,如是名身轉起依于色;譬如船行海中依于人,如是色身轉起依于名。人船相依行海中,如是名、色共相依。
44、祖師悟道之因緣,總在旁人不可把捉處呈現別樣之風光,此風光為自性 之全然流露。欲要參禪,先將心意識投注于自己的不可把捉處。整日被 熟處牽引已成習氣,把捉不到之生處,一切所知所學都作用不到,漸漸 轉熟卻不可對人言,言語道斷即是入禪之契機。
45、當知歸依有四正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
46、超越迷情小愛,才能愛得一方心無掛礙,一方解脫自在。
47、因為過于追逐此生的名利,所以往往忽略了修行,于是對死亡既沒有作好任何準備,對來生也毫無把握正確的方向。
48、不可一錯再錯 做人行事一是不可將錯就錯、不肯悔過;二是不可一錯再錯、積重 難返。
49、問:"如何是諸佛本源?"師日:"千峰寒色。"
50、你一念心疑,被地來礙;你一念心愛,被水來溺;你一念心瞋,被火來燒。你一念心喜,被風來飄。
51、某些時候,耐心比信心重要。信心是動機,而耐心才能抓住機會。沒有耐心的人總會在前進和倒退的翻來覆去中浪費生命,以至消耗信心。所以,人生要及時進取,更要善于等待。只要抱定一個理想,不斷地去努力爭取,總有一天你會如愿以償的。
52、如今,有的人為了錢和權,凡事斤斤計較、巧取豪奪、明爭暗斗、坑 蒙拐騙,誤以為錢和權可以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快樂。于是,就算是家財萬 貫的人,滿足了一個又一個更高的欲求,直至生命耗盡,依然無法擺脫金 錢的左右。
53、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yè)。(唐)玄覺《永嘉證道歌》
54、在生活里活過,最應該學會的就是領會生活,生活怎么樣,就在于如何領會,用一份煩惱的態(tài)度收獲的就是煩惱,生活沒有什么秘籍,人生活的是一種風骨,一種態(tài)度,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生呈現。
55、諸佛法身,湛然不動猶如虛空,如虛空故,所以遍滿一切,以便滿故,所以空即無量,無量即空。
56、平常的人生,懷一種平常心,何苦計較太多,本來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佛法對無的理解,眼中有世界,心中無糾纏,能夠坦然地面對生活的故事,活得起負擔,走得起高低,有張有弛,心態(tài)平和,有些過往如其掛念不忘,不如一切隨緣。
57、先悟妙心,行無修之修,證無證之證,不用向外馳求,只自回光便了。
58、過去已成云煙,別蜷縮于曾經的陰影,心儀的風景都在前面;堅持心中專注的,摒棄與已無關的,潛心篤行,在孤寂里靜待花開;學會謀人與做事,善于思考與總結,懂得負責與擔當;勝不竊狂,挫不言敗,不輕犯險,不易冒進,不松懈,不停頓,困苦都在腳下,未來終是美麗。
59、人為什么要有見識、格局、視野?這個話很對~"乞丐不一定會妒忌百萬富翁,但可能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沒有更高的視野,你會糾結于現在的圈子;有了更高的視野,你會把身邊的人與事看淡。"
60、如果你感到委屈,證明你還有底線;如果你感到迷茫,證明你還有追求;如果你感到痛苦,證明你還有力氣;如果你感到絕望,證明你還有希望。從某種意義上說,你永遠都不會被打倒,因為你還有你。
61、忙碌里,誰都有難處,現實中,誰都有苦楚,人生,總有太多的糾結,讓我們無助;總有太多的奈何,讓我們無可。有些事想不通,就不去想;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有些理悟不透,就不去悟;有些路走不通,就不去走。生活就是一部百科全書,包羅萬象,人生,由人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
62、"桃花流水,千年悠悠。過眼云煙,空也不空。"
63、有一種快樂在寬容中。缺乏寬容之心的人,處處用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滿眼都是看不慣,到處都是不順心,臉上總是沒有一絲笑容,說話的語氣總是淡漠,缺少友善之意,結果朋友越來越少,煩惱越來越多。具有寬容之心的人,懂得換位思考,他們總是站在別人的層面上看問題、想事情,時時處處替別人著想,對象不同,要求的標準也不同。這樣的人用自己的寬容得到別人的真誠,達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友誼長存,心情舒暢,其樂融融。心寬,天地就寬,裝得下他人,也就容裝下了無盡的快樂。
64、多看些陽光、健康、快樂、溫暖,不是世界溫暖了,而是自己的心溫暖了。是非還在,恩怨還在,換個心態(tài),就又是另一番風景。走在山水間,結些山水緣,讓我們的心靈充滿山水的清新與靜幽。
65、如果不是絕佳的機會就不珍惜,那很可能會錯過真正的機會。
66、佛告比丘:"有八正道,能斷愛欲,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yè)、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語出《阿含經》
67、著力今生須了卻,誰能累劫受余殃。
68、萬發(fā)緣生,皆系緣分。
69、如果我們輕忽了生命和死亡的問題,就會對今生所有大大小小的快樂或痛苦深深執(zhí)著,患得患失。
70、不為雞毛蒜皮的事情而斤斤計較。不執(zhí)于苦時,苦就漸漸遠了。不執(zhí)于樂時,樂就漸漸近了。明心了了,給世界一個微笑,一份善意,一份擔待,一份寬容!心寬了,路就寬了。趁歲月安好,種上一片福田,趁陽光溫暖,播撒福報的種子,就讓所有的相遇都是生命中沒有遺憾的永恒。
71、不同情況的人,內心的感受不一樣,有的是苦,有的是樂。
72、所謂妄想,就是過去所做、所說、所見、所聞的影像留在我們腦子里。
73、佛曰: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而已。
74、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
75、忍譏諷,讓苛刻,好事難做也該做。自種福田自收獲,庇蔭后代當積德。神明不惑,天地看著,顯什么?
76、做人要有擔當,要能拿得起,否則就會庸庸碌碌,渾渾噩噩;但什么都拿著也不行,還得學會放下。所謂放下,不是放棄萬物,而是放下錯誤;不是放下一切,而是放下一些;不是放下修行,而是放下強行;不是放下需求,而是放下妄求;不是放下希望,而是放下絕望。一念拿起,有所作為;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77、真正的所謂的修養(yǎng),真正的所謂的用功,真正的所謂的感受,其實心性,心田里面進行的。
78、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79、禪有四行: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打破執(zhí)著,是"無所求行",讓自己從苦海解脫出來,用法凈之理作指導,是"稱法行"。
80、憎惡他人對自身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81、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為微細難湊處。
82、讓我們都保有如蓮花清凈自在的心性,貪、嗔、癡自然不著于心,煩惱、痛苦也就不存在了!x自《蓮花菩提》
83、我們每個人之所以能夠安居樂業(yè),是因為有無數從事各行各業(yè)的人辛勤勞作和密切配合的結果。——凈慧法師
84、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恐怖?從貪欲生憂,從貪欲生怖;離貪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85、攝護身忿怒,調伏于身行。舍離身惡行,以身修善行。攝護語忿怒,調伏于語行。舍離語惡行,以語修善行。
86、最好的功德莫過于慈悲心;最甜蜜的快樂莫過于心靈寧靜;最清凈的真理莫過于了解無常的真諦。最崇高的宗教莫過于智慧的開展;最偉大的哲理莫過于教導我們如何在當下證實得到了成果。
87、彼應不殺,放舍刀杖,不殺一切諸眾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不盜,自財知足,于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取。
88、氣象要高曠,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縝密,而不可瑣屑;趣味要恬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嚴明,而不可激烈。
89、真善無貪人之所以虛偽,只因貪欲心起。若能棄除貪欲煩惱,也無雜念,無欲無為,才能得到真善和快樂。,"
90、大家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什么事情看開點不就好了,又不是做了什么對不起你的事,想想你自己也有別人不喜歡的缺點,只是大家選擇去接受去迎合你罷了,你非要搞個小團體,排擠排擠別人這樣也是不好的,也不是小孩子了,再過不久也要去工作了,做人心態(tài)放寬點,別跟八婆似的。
【佛語的語錄】相關文章:
精選佛語的語錄40句08-11
佛語的語錄40句08-26
精選佛語的語錄39條09-26
經典佛語的語錄49條10-11
經典佛語的語錄39條10-14
經典佛語的語錄38句05-17
經典佛語的語錄集錦38條06-01
經典佛語的語錄摘錄30句04-02
經典佛語的語錄集合38句09-07
【精華】佛語的語錄48句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