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匯總52句
托爾斯泰說:"少數(shù)人需要一個上帝,因為他們除了上帝什么都有了,多數(shù)人也需要一個上帝,因為他們除了上帝什么都沒有。"下面是小編搜索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52句,歡迎大家閱讀。
1、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和心靈,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
2、對孩子的愛是一種自私的無私,一種不為公的舍己。這種骨肉之情若陷于盲目,真可以使你為孩子犧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
3、這個世界既充滿著機會,也充滿著壓力。機會誘惑人去嘗試,壓力逼迫人去奮斗,都使人靜不下心來。我不主張年輕人拒絕任何機會,逃避一切壓力,以閉關(guān)自守的姿態(tài)面對世界。年輕的心靈本不該靜如止水,波瀾不起。
4、第一種情形是,兩個原本完全陌生的人,后來怎么竟會天天生活在一起,并且覺得誰也離不開誰了?
5、第二種情形是,兩個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后來怎么竟會又成陌生人,甚至永遠不通消息了?
6、瞥見了海的真相的人不再企圖談?wù)摵,因為他明白了康德說的道理:用人類理性發(fā)明的語詞只能談?wù)摤F(xiàn)象,不能談?wù)撌澜绲谋举|(zhì)。
7、沉默是絕望者最后的尊嚴。沉默是復(fù)仇者最高的輕蔑。
8、在真實的愛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賴別人造成的。
9、無論哪一領(lǐng)域的天才,都必是具有某種強烈情感的人。
10、絕大多數(shù)人的生命潛能有太多未被發(fā)現(xiàn)和運用。由于環(huán)境的逼迫、利益的驅(qū)使或自身的懶惰,人們往往過早地定型了,把偶然形成的一條窄縫當成了自己的生命之路,只讓潛能中極小一部分從那里釋放,絕大部分遭到了棄置。人們是怎樣輕慢地虧待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啊。不論電腦怎樣升級,我只是用它來寫作,它的許多功能均未被開發(fā)。我們的生命何嘗不是如此?
11、我把第一種夢稱做物質(zhì)的夢,把第二種夢稱做精神的夢。不能說做第一種夢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個人只做物質(zhì)的夢,從不做精神的夢,說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個人類只夢見黃金而從不夢見天堂,則即使夢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鋪滿金子的地獄里而已。
12、唉,這塊可愛的小頑石,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說得多么精彩!我應(yīng)該怎樣安慰她或者鼓勵她呢?
13、我沒有忘記自己的這個年齡。我知道,情竇初開的年齡,綻開的.不只是欲望的花朵。初開的欲望之花多么純潔,多么羞怯,多么有靈性,其實同時也是精神之花。和青春一起,心靈世界一切美好的東西,包括藝術(shù)和理想,個性和尊嚴,也都覺醒了。
14、在今日中國,誰引領(lǐng)著大眾閱讀趣味的走向?當然是媒體,而在媒體背后的則是出版商。在這個大眾媒體時代,無人能改變這一點,因此我們只能問責媒體,要求它負起正確引導(dǎo)的責任。
15、靈感是思想者的貴賓,當靈感來臨的時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禮。寫作便是迎接靈感的儀式。當你對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記錄的時候,較好的思想就會紛紛投奔你的筆記本了。就像孟嘗君收留了雞鳴狗盜之徒,齊國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門下。
16、"以真誠換取真誠!"——可是,這么一換,雙方不是都失去自己的真誠了嗎?
17、刻意求真實者還是太關(guān)注自己的形象,已獲真實者只是活得自在罷了。
18、一個人只是為謀生或賺錢而從事的活動都屬于勞作,而他出于自己的真興趣和真性情從事的活動則都屬于創(chuàng)造。勞作僅能帶來外在的利益,唯創(chuàng)造才能獲得心靈的快樂。但外在的利益是一種很實在的誘惑,往往會誘使人們無休止地勞作,竟至于一輩子體會不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
19、用終極的眼光看,人世間的一切紛爭都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當然,在現(xiàn)實中,紛爭的解決不會這么簡單。但是,倘若沒有這樣一種終極眼光,人類就會迷失方向,任何解決方式只能是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20、真實不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地方,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一種態(tài)度,是我們終于為自己找到的一種生活信念和準則。
21、我們總是以為,已經(jīng)到手的東西便是屬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覺得蒙受了損失。其實,一切皆變,沒有一樣?xùn)|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時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斷地得而復(fù)失,習(xí)以為常,也許能更為從容地面對死亡。
22、生命害怕單調(diào)甚于害怕死亡,僅此就足以保證它不可戰(zhàn)勝了。它為了逃避單調(diào)必須豐富自己,不在乎結(jié)局是否徒勞。
23、人生最值得追求的東西,一是優(yōu)秀,二是幸福,而這二者都離不開智慧。所謂智慧,就是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這樣,才會懂得如何做人,從而成為人性意義上的真正優(yōu)秀的人。也唯有這樣,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種價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從而真正獲得和感受到幸福。
24、一個人的道德素質(zhì)也是更多地取決于人生智慧而非意識形態(tài)。所以,在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集團中,都有君子和小人。
25、社會愈文明,意識形態(tài)愈淡化,人生智慧的作用就愈突出,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也就愈真實、自然。
26、知識關(guān)心人的限度之內(nèi)的事,智慧關(guān)心人的限度之外的事。
27、生命連同它的快樂和痛苦都是虛幻的——這個觀念對于快樂是一個打擊,對于痛苦未嘗不是一個安慰。用終極的虛無淡化日常的苦難,用徹底的悲觀凈化塵世的哀傷,這也許是悲觀主義的智慧吧。
28、人是不能只靜不動的,即使能也不可取,如一潭死水。你的身體盡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盡可以在紅塵中起伏,關(guān)鍵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個寧靜的核心。有了這個核心,你就能夠成為你的奔波的身體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了。
29、就像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著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著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作了美麗的風景。
30、世間無非兩種人最自信,無所不知者和一無所知者。
31、優(yōu)秀比成功重要。人生兩大追求:優(yōu)秀、幸福。要保護好奇心。寫作屬于每一個關(guān)心心靈生活的人。金錢是最不可靠的財富,它無名無姓,和你沒有任何內(nèi)在的聯(lián)系。而經(jīng)歷才是人最寶貴的財富,如果你珍惜它。
32、平庸就是最大的不嚴肅。
33、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chuàng)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34、像一個有死者那樣去看待事物,把每一天都作為最后一天度過。
35、原本非常親近的人后來天各一方,時間使他們可悲地疏遠,一旦相見,語言便迫不及待地丈量著疏遠的距離。人們對此似乎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生活的無情莫過于此了。
36、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靜聆聽別的生命也使別的生命愿意安靜聆聽的純真,此中的快樂遠非浮華功名可比。
37、畢生探索技巧,到技巧終于圓熟之時,生命也行將結(jié)束了。這是藝術(shù)大師的悲哀。
38、另一方面,歷史上也不乏在處世方面成熟的天才,但他們往往有二重人格。
39、文化和歷史的星空何嘗不是如此?
40、怎樣確定一個職業(yè)是否適合自己?我認為應(yīng)該符合三個條件:第一,有強烈的興趣,甚至到了不給錢也一定要干的程度;第二,有明晰的意義感,確信自己的生命價值借此得到了實現(xiàn);第三,能夠靠它養(yǎng)活自己。
41、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wù)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
42、智慧使人對苦難更清醒也更敏感。一個智者往往對常人所不知的苦難也睜開著眼睛,又比常人更深地體悟到日?嚯y背后的深遂的悲劇含義。在這個意義上,智慧使人痛苦。
43、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萬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
44、男人不信夢,但也未必相信現(xiàn)實。當男人感嘆人生如夢時,他是把現(xiàn)實和夢一起否定了。
45、邃的愛都是"見人羞,驚人問,怕人知"的,因為一旦公開,就會走樣和變味。
46、對人生的覺悟來自智慧,倘若必待大苦大難然后開悟。
47、讀了很多書,當你考試之后,還能在生活中留下來的,能讓你養(yǎng)成智力活動的快樂,這就是真正的教育。好的學(xué)習(xí),就是興趣,加上主動安排學(xué)習(xí)。
48、未經(jīng)失戀,不懂愛情;未經(jīng)失意,不懂人生。
49、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shù)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墒俏壹炔辉溉淌軐Ψ降姆ξ叮膊辉纲M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松,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50、環(huán)境越是不自由,內(nèi)在的自由就越是可貴,越能使個人脫穎而出。
51、意義不在事物之中,而在人與事物的關(guān)系之中,這種關(guān)系把單個的事物組織成了一個對人有意義的整體。
52、你整天泡在網(wǎng)上做一個網(wǎng)蟲,老是去和陌生人聊天,我真的覺得意義不大、不能用聊天來取代自己的獨處和思考。
【2020年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匯總52句】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33條04-20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大合集62句04-18
經(jīng)典經(jīng)典的生活語錄匯總68句04-20
經(jīng)典經(jīng)典的勵志語錄匯總70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