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分層次教學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從分層次教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是在學生知識基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教師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從而達到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
理論依據
分層教學法的理論依據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體裁衣”等,在國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學者,如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他主張“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同時使他們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他們自己的刻苦努力,應該都可以掌握學習內容”“不同的學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就應該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yōu)化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是選擇一種能使教師和學生在花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方案并加以實施。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思想,關鍵就是實現(xiàn)人的全面和諧不可分割。
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
第二、個性發(fā)展與社會需要適應;
第三、讓學生有可以支配的時間;
第四、尊重兒童、尊重自我教育。
分層次教學法的好處
1.提高所有學生
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避免了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yè)后無所事事,同時,所有學生都體驗到學有所成, 增強了學習信心。同時,分層次教學方法還和我們現(xiàn)在一直提倡的素質教育結合起來,對學生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提高課堂效率
首先,教師事先針對各層學生設計了不同的教學目標與練習,使得處于不同層的學生都能“摘到桃子”,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極大地優(yōu)化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從而提高師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師在備課時事先估計了在各層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做了充分的準備,使得實際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總之,通過這一教學法,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3.提升教師全面能力
通過有效地組織好對各層學生的教學,靈活地安排不同的層次策略,極大地鍛煉了教師的組織調控與隨機應變能力。分層教學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學生在分層教學中提出來的挑戰(zhàn)所都有利于教師能力的全面提升。當然,分層次教學也會給老師日常工作帶來比傳統(tǒng)教學多數倍的工作量,教師應該能以自身素質提高為出發(fā)點,積極探索分層次教學的方法,提升其效率。
分層次教學的壞處
人的心理是不同的,有些學生堅強樂觀,有些則脆弱自卑。對學生分層次,是對優(yōu)秀學生的肯定,可同時也是對落后學生的傷害。分層次教學對一些學生有鞭策作用,但對另一些學生是嚴重的打擊。所以分層次教學也需要考慮一下學生的心理素質。
分層教學法的四個環(huán)節(jié)
1.學生編組
學生編組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為了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及心理因素,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將學生分成A、B、C三個組,A組是按大綱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B組是按略高于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C組是按較高要求(能發(fā)揮學生數學特長)進行教學的學生。學生分組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學習情況及時調整。
2.分層備課
分層備課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提。教師要在透徹理解大綱和教材的基礎上,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把握住哪些是基本要求,是所有學生應掌握的,哪些屬較高要求,是B、C組學生掌握的,然后,設計分層教學的全過程。其中,要特別關注如何解決學習困難學生的困難和特長學生潛能的發(fā)展。
3.分層授課
分層授課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根據學生層次的劃分把握好授課的起點,處理好知識的銜接過程,減少教學的坡度;教學過程要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宗旨,讓所有學生都能學習,都會學習,保證分層教學目標的落實。 4.分類指導
分類指導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方法進行有效的幫助和指導。要因人而異,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除此之外,還要進行作業(yè)批改、成立課外活動學習小組等必要的輔助手段,加強對各層次學生的指導,促進學生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的轉化,使學生整體優(yōu)化,進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分層教學要遵循學生的心理認識規(guī)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新知識進行探索,但不同的學生自身基礎知識狀況、對知識的認識水平、智力水平、學習方法等都存在差異,他們接受知識的情況就有所不同,如果教師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勢必會產生“優(yōu)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學困生吃不了”的結果,優(yōu)生將對老師失去信心,覺得在課堂上學不到他們想要的知識,轉而自己去擴充知識,但缺乏合理的指導;中等生不愿意與老師交流;而學困生則害怕“吃”,也“吃”不進去,這樣就會進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
實施步驟:扎實工作,認真組織,周密實施,穩(wěn)妥操作,搞好分層次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和環(huán)節(jié)入手:
。ㄒ唬┙虒W計劃的制定
要根據國家的指導性教學計劃,制定出科學的、切合實際的各專業(yè)的實施性教學計劃。教學計劃要一改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一刀切”、“一個模式”、“千面一孔”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的“多元化”。教學計劃的大目標是使所有的學生都成才,但成為什么樣的人才決不能強耱劃一。培養(yǎng)目標的多元化與分層次教學是相互呼應、相輔相成的。因此,搞好分層次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和關鍵是制定和修訂教學計劃。
(二)教學大綱的編寫
要根據國家的指導性教學大綱,結合分層次教學的需要,組織有經驗的老師編寫實施性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組織教學的依據,是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保證。因此,原則上是在分層教學中分幾個層次,每門課程就編寫出幾套教學大綱。好的教學大綱是有效初稿分層次教學的又一重要因素。
。ㄈ┙滩牡倪x用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紀中等職業(yè)學校規(guī)劃教材》,是結合中等職業(yè)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能力本位要求,組織全國中職校優(yōu)秀老師和實際工作者編寫的,現(xiàn)在已經陸續(xù)出版發(fā)行,還有與之相匹配的教學大綱。這批教材不僅突出了應用性、技能性、適應性、實用性與可操作性,而且深淺適度,層次分明,很適用于目前中專學校的分層次教學。現(xiàn)在教育部門正在組織使用前的培訓式作,各學校應加以重視,各級安排教師參加培訓。
。ㄋ模┙處煹呐鋫
教學過程是一個“雙邊”和“多邊”過程,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亦應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分層次教學中的每一個教學層次都應配備精通業(yè)務、富有經驗、勇于探索、甘于奉獻的教師。特別是對于所謂的“慢班”,我們更應配備在教學上強的教師,因為此群體屬于重點提高的部分。教師隊伍的配備是分層次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ㄎ澹w制的改革
分層次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必須全面加強教學管理,大膽地進行教學管理體制的改革。首先是動態(tài)管理。根據不同階段學生成績的升降情況相應地進行教學層次的調整使之與實際情況相符,實現(xiàn)既定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其次是體制創(chuàng)新。要大膽地進行學分制、彈性學制和多證制等改革嘗試;最后是搞好常規(guī)管理。安排好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驗實習,合理調度教室,安排好教學進程等。
分層教學法的運用
一、教材分層
首先要根據所教年級的教材,去鉆研分析,明確教材的前后聯(lián)系,靈活地選擇教法,合理地組合教材。一是依據技術技能分層。通常在球類及體操技巧項目教學中采用,依據學生完成動作的技術質量分層,每個層次的同學設置不同難度的練習,由于差異不大,同學們鍛煉的積極性較高;二是依據速度耐力分層。根據學生的各有所長劃分層次,集中練習時速度好的在一層,耐力好的在另一層,根據學生人數設置不同的距離要求,讓同學們體驗競爭帶來的樂趣;三是依據高度遠度分層。通常多在田徑教學中運用,像跳高、跳遠、投擲項目的教學,方法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高度和遠度的層次,在每一個練習點上提出相應的技術要求。三種教材分層法,讓基礎差的學生能“吃飽”,也讓基礎好的能“吃好”。
二、學生分層
教學實踐中學生們的體育基礎、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和項目特長不盡相同,他們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形成技能的過程也有長有短,如果用統(tǒng)一的教法和評價手段,實施“一刀切”是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所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和技能的全面提高。該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教師指令分層,由教師根據學生的體質狀況和個性特征,把學生分成相應的練習小組,分別在不同的地點進行不同難度要求的練習,達到目標者上升一個層次,未達目標者則下降一個層次。二是學生選擇分層,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體質能力和技術水平選擇練習項目和難度,升降同上。在學生分層時,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應向學生講明練習要求和升降級的標準和意義,著力點應在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能力上,讓全體學生從各自的層面體驗成功的愉悅。
三、雙層結合
由于分層教學分組較多,作業(yè)面廣,僅靠教師巡回輔導畢竟是有限的,始終有一大部分學生處于自己練習狀態(tài)。因此在組織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體育委員和小助手的作用,雙層結合進行教學,便于他們相互提高。對待成績差一些的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激起他們的上進心和自我表現(xiàn)欲望;對成績好的學生,要不斷提高要求,調動他們的進取欲望。此種雙層巧妙結合的方法,能夠促進學生的共同提高,讓不同層面的學生學有所長,練有所得。
了解差異,科學分層
在教學中,首先要認真研究所授教材的內容,并從各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確定不同層次的要求,然后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并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fā)展,從而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全面提高每個學生的素質。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智能、實際知識水平、學習能力以及地理成績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分類建檔。在此基礎上,將全班學生分成優(yōu)秀生、中等生、后進生三組等級,并成立若干幫困小組,要求優(yōu)等生級別的每位同學幫助2-3名中等生、后進生級的同學。通過這種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培養(yǎng)團結拼搏的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事實證明:分層教學有利于每個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創(chuàng)造性潛能的發(fā)揮,真正為每位學生的發(fā)展奠定人格成長與學業(yè)發(fā)展的基礎。
教學目標要層次化
根據“因材施教”的理論,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適合他們自己的教學目標。八十年代,美國著名發(fā)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二十多年來該理論已經廣泛應用于歐美國家和亞洲許多國家的幼兒教育上,并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指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是由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八項組成,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yōu)勢組合。所以,對學生而言,某一方面的差距,不代表人的差距,某一時期的差別,更不代表終身的差別。我們要有耐心,要有“等待花開”的精神。
因此,在教學時,我們不能整齊劃一,一味強求同一標準。分層教學的應用,可以加強學生信心、提高學生能力。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日有所進。比如:探究特殊角的銳解三解函數值時,要求學困生能夠熟練地背誦和默寫數值,并能進行簡單的計算;要求中等生能夠進行簡單的綜合計算;要求優(yōu)生能夠做一些有擴展性的綜合運用題。
在給學生分等定級之后,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智力結構特點,合理地確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例如初中地理“地球的運動”的分層目標如下:對后進生,讓其掌握地球運動的兩種主要形式,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時間和現(xiàn)象;對中等生,在后進生目標的基礎上,能使教材中的“靜態(tài)”知識變?yōu)椤皠討B(tài)”知識,讓“死”圖“活”起來,并能繪制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示意圖;對優(yōu)等生,在前兩級的目標基礎上,能熟練運用本節(jié)知識來分析解決地理問題(如五帶的劃分、二分二至點的時間和太陽的直射點等。
實施這一環(huán)節(jié)應注意目標的制定一定要體現(xiàn)層次性。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基礎選擇目標,這樣既可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教學內容的易接受性,又能激發(fā)每個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興趣,增強每位學生獲得成功的信心,使他們變“被動式接受”為“主動式探求”,使教學效果及學生參與達到最佳。
作業(yè)、輔導要層次化
對作業(yè)分層布置,運用的是階梯原理,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步驟,只有分層布置作業(yè)才能進一步鞏固學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學習成果。分層輔導學生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各層次學生可以利用教師輔導的機會及時解決問題。
由于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如果前面的知識沒有理解,在學習新知識時就不會完全掌握,對于學困生的輔導,教師應主要強調新舊知識的連貫,幫助學困生鞏固以前的知識,理解并簡單運用新知識;對于中等生,應主要強調本節(jié)知識的鞏固掌握,采取練習的形式來加深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對于優(yōu)生,除了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新知識以外,主要強化他們對本節(jié)知識和其他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與后續(xù)知識的聯(lián)系,簡而言之,教師對學生的分層輔導應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夯實舊知識”“鞏固新知識”“新舊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與后續(xù)知識的聯(lián)系”。分層輔導如果做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教學目標,在布置作業(yè)和課堂練習時,教師要精心設計,盡可能讓各層次學生都能對所學知識進行強化訓練,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對后進生,可布置一些較為簡單的基礎題,既能使他們稍加努力就能完成,又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樂;也可使其通過訓練,更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對中等生,要在大綱標準要求的基礎上,適當拔高;對優(yōu)等生要廣泛調動其積極性,讓其能鉆、能拼,布置作業(yè)和練習當然要拔高標準,使其盡可能“吃得飽”。
建立分層評價機制
以前的評價是“唯分數論”,究竟得6分的同學是不是就一無是處呢?魏書生老師曾經這樣評價一句語文考8分的同學“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種成績,我相信你可能還有很多可以得分卻沒有得分的地方,如果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考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改變這種狀況。”后來這位同學在魏老師的鼓勵下語文成績突飛猛進,走向了成功。
對于學困生,教師應該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正確看待自己取得的學習成績;對于中等生,也需要讓他們樹立自信,進行激勵,幫助他們審視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計劃;對于優(yōu)生,正確地肯定他們的成績,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幫助他們認清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尋求解決辦法,然后引導他們做好下一階段學習的準備,調整心態(tài),繼續(xù)努力,不同的評價會取得同樣的效果,那就是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共同提高數學成績。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具有導向,激勵的功能。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起點為標準的相應評價,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有利于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學習自信心,成為他們不斷進取的動力和催化劑。對后進生采取表揚評價,并對進步明顯的提高一個層次,尋找閃光點,肯定進步,使他們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品嘗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對中等生,針對成績采取激勵評價,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使他們不甘落后,積極向上;對優(yōu)等生采取競爭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更加努力拼搏。在階段考查、評價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等級進行必要的組別調整,建立動態(tài)的分等定級機制。對有退步的,一次可提醒、鼓勵,下次仍跟不上的則降低一個層次。這樣不但可幫助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而且有利于學生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陷,繼續(xù)保持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
分層教學實施難度
分層教學的實施有一定難度,主要的阻礙因素在于社會的不認同,傳統(tǒng)思想認為分層教育就像是把人分為了幾個等級,使得個人的自尊受到打擊,影響個人的人格發(fā)展。
【從分層次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分蘋果教學設計08-10
《分餅》教學設計04-03
分蘋果教學設計06-16
《分蘋果》教學設計06-18
《分與合》教學設計06-29
分橘子教學設計03-21
分餅優(yōu)秀教學設計04-03
北師大版數學《分一分》教學設計01-28
元角分的認識教學設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