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淺析體驗式教學促進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轉化的論文

時間:2021-01-20 15:05:34 畢業(yè)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淺析體驗式教學促進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轉化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感受 體驗 語言實踐 語用能力

淺析體驗式教學促進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轉化的論文

  論文摘 要:外語教學方法對學習者語用能力的構建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教學成效。體驗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感受、體驗、反思、實踐來主動建構知識、掌握技能,這種教學的理念、本質和優(yōu)勢,有益于學習者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轉化。

  一、體驗式教學的發(fā)展

  體驗式教學源于體驗式學習,體驗式學習理論是于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教育家大衛(wèi)·庫伯(david a kolb)在總結了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和心理學家約翰·杜威(john.dewey),美國社會心理學家?guī)鞝柼亍だ諟?kurt lewin,1890~1947)和瑞士認知心理學家讓·皮亞杰的經驗學習模式的基礎之上提出的經驗學習理論。

  庫伯提出體驗學習過程是由四個適應性學習階段構成的環(huán)形結構,包括具體經驗,反思性觀察,抽象概念化,主動實踐。他強調體驗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的中心作用。具體經驗是讓學習者完全投入一種新的體驗;反思性觀察是學習者對已經歷的體驗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學習者必須達到能理解所觀察的內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們使之成為合乎邏輯的概念;到了主動實踐階段,學習者要驗證這些概念并將它們運用到制定策略、解決問題之中去。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首先通過親身的參與產生感覺或感受,接著通過對親身經歷或是通過交流、討論觀察到的感覺或感受進行分析、思考和評價,明確自己學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然后學習者把反思和觀察到的結果進一步抽象,形成一般性的結論或理論,或者是對剛才所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和問題進行因果解釋,最后,學習者還要在新的情境中檢驗結論或理論假設的正確性、合理性。如果檢驗得到了證實,學習暫告結束,即學生只要把發(fā)現(xiàn)的結論遷移到其他情境中進行應用就可以了。如果檢驗沒有得到證實,將會導向新一輪的具體體驗,一個新的學習循環(huán)又開始了。

  二、體驗式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語言是在實踐中產生和發(fā)展的, 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掌握。外語教學的主要目的, 就是通過大量的實踐以培養(yǎng)學習者外語應用能力。在外語教學中采用體驗式學習模式,使學習者在具體體驗過程中來發(fā)現(xiàn)語言使用原則并主動應用到語言實踐中。這種以學習者為中心、通過實踐與反思相結合來獲得語言知識和技能、并對經驗進行總結和反思、從總結和反思中獲得經驗的提升的教學模式符合語言學習規(guī)律,可使學習者獲得成長性的發(fā)展。

  體驗式英語教學重心在于學習語言學習的過程和語言技能的掌握。技能不是懂不懂的問題而是會不會的問題,技能的高低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熟練不熟練的問題,而語言知識不會自動轉換成語言技能或應用能力,體驗式教學過程的四個階段為學生提供的是轉換知識和綜合應用語言技能的機會與情景,是把外語教學中的語言實踐真實化和課堂社會化。利用語言學習的“任務”讓學生為達到某一具體目標而進行實踐活動,以任務為主線的體驗式教學是讓學生在應用為主的語言實踐中發(fā)展技能,真正達到學以致用、提升外語應用能力的目的。

  三、體驗式英語教學促進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轉化的因素

  1. 體驗式教學強調感受和體驗,感受和體驗是促進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轉換的首要因素

  有調查認為,“閱讀的信息,我們能記得百分之十;聽到的信息,我們能記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經歷的事,我們卻能記得百分之八十! 這充分說明了“感受和體驗”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在體驗和感受中才能內化所學知識。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習者所獲取的知識往往以書本知識、理論知識為主,因此學習者對學習內容停留在主觀感受上,也就是學習者只能想象知識的應用領域、而無從感受和體驗、接觸具體的情景和狀態(tài),也就是理論與實踐是脫節(jié)的。在體驗式外語教學中,教師依據課堂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情景或語境,去完成專項任務,這就為學習者及時提供一個運用知識和能力的空間,使他們成功地進入活生生的語言實踐和切身體會交流之中,感受語言知識的應用背景、應用方法和應用領域。由此學習者得到真切的感受和體驗,這種感受和體驗是全方位的,活性強,印象深,使學習者即時理解和及時體會老師所傳授的內容,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改變學習者主要依賴機械記憶的外語學習方法,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性、自主性和能力。

  2.體驗式教學強調分享,分享是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轉換的重要因素

  學習者個體獲得的知識和經驗畢竟是有限的、范圍狹小的,學習者聚在一起把自己的感受拿出來分享,每個人就會得到數倍的經驗。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團體學習,它強調知識的傳授者與學習者之間的動、學習者之間的動。課堂教學活動不僅是某個個體的`事情,學習效率不僅僅受個體主觀因素的影響,外界環(huán)境也會對學習者產生重要影響。在分享的過程中學習者的思維在原有觀點的基礎上可向著縱深的方向發(fā)展,不斷反省、升華,形成新的知識和能力。通過反思還可以發(fā)展理性思維的能力、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交流和人際交往的能力、發(fā)展持續(xù)學習的能力。

  3.體驗式教學強調總結與反思,總結與反思是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轉換的必要因素

  學習者把觀點分享了之后,得到的是一些超過自己想象的、零散的信息,這時教師將引導學生在反思基礎上,結合相關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的歸納總結,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形成積極的思維和價值觀。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知識的總結和反思,學習者對所學知識沒有真正地領會和掌握,而是簡單的記憶,因此語用能力的欠缺是外語學習中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在體驗式外語教學中,總結與反思可使學習者在占有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獨立的思考,梳理語言知識要點。當然,個體存在著差異,有的學習者經過一次總結與反思就可以形成經驗,而有的則不行,需要反復體驗,或者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復體驗,經過不斷內化、調節(jié)才能夠形成?傊偨Y與反思使學習者學會向內學習,向內發(fā)掘潛能,發(fā)現(xiàn)影響語言習得的盲點、障礙,并及時予以修正,使學生的語言認知螺旋上升、不斷深入,從而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語用能力的提升。

  4.體驗式教學強調實踐與應用,實踐與應用是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轉換的核心要素

  將理論和實踐建立有效的聯(lián)系是體驗式教學的精髓。語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語言實踐和應用來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著名語言學家韋斯特曾指出:“語言教師最有害的缺點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講得太多。他們試圖以教代學, 結果是學生什么也學不到。”教學經驗也告訴我們, 脫離語言實踐的外語教學不會有好的教學成效。所以在外語教學中,不能把外語僅僅作為知識來傳授,而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提供盡可能多的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其在具體情景、環(huán)境和活動中,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并在實踐活動中體驗語言學習,調動學生主動實踐的積極性。筆者曾用數控專業(yè)做實驗班,在我院實訓場所進行英語教學實踐。教學時段:2學時;地點:柔性生產裝配線實訓室;教學要求:通過2學時的學習,每個學員用英語描述該生產線的工藝過程;教學方法: 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任務工作驅動,教師作為一個組織者和咨詢者。其教學過程實施程序為:導入復習→下達任務→成立小組→小組考察裝配線→小組交流活動→各組選派代表介紹工藝流程→教師評價及總結。課上學生們表現(xiàn)出積極、踴躍、主動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在小組活動中,每個人都有參與討論和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們靈活地把專業(yè)知識和語言知識結合在一起,學以致用。他們不再是知識的單純被動接受方,而是主動吸收方對信息,進行選擇,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自我調整。在課后的調查中85%以上的學生認為這種方式能喚起他們“我要學”、“我要參與”、“我要表現(xiàn)”的欲望,他們認為這種方式學習效率高,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這樣機會。另外,在語言實踐和應用過程中,不僅僅是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更多的是學生獲取一種思想、一種方法、一種模式,這種思想、方法和模式可以對學習者的觀念、意識、態(tài)度產生重要而又深遠的影響。

  5.體驗式教學強調情景化學習,情境化體驗是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轉換的有效因素

  學習過程處于各種模擬情境或創(chuàng)設的真實情境之中,使學習者在情景語境下運用所學知識,實踐所學語言,提升語用能力。因為語言的運用是在一定的情景或語境中發(fā)生的,也就是說,語言運用離不開語境,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的過程也與情景語境緊密聯(lián)系。許多研究和實踐證明:語言習得不能過分依賴書本,也不能脫離語言運用的環(huán)境。只有在恰當的情景語境中學習語言知識、實踐語言規(guī)則,才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情境在外語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教師課并通過設置多種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在教學實踐中可結合學生所學專業(yè)在相關的實驗、實訓場所進行英語教學,既可以把相關專業(yè)知識融入語言教學內容中,又可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語境中進行語言的習練,突出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和應用性。例如,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擁有校內實訓場所,英語教學可以不局限于教室,可以延伸到實訓室、車間等場所,真實的情景語境可以使學生的英語與客觀事物建立直接聯(lián)系,產生一種真實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語言習得成效。心理學研究表明,通過視覺感知情境與英語聲音和文字的結合,理解、記憶和掌握的效果比單純的聽、讀好得多。有人說,學習英語的成效是一可變函數,在智力認識活動一定的前提下,它的可變量取決于人的情感或情境因素,可見情境化體驗對外語教學的舉足輕重。

  四、結語

  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主線,通過感受、體驗、分享、總結、反思、實踐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體驗式教學模式對外語教學成效和學習者語用能力的構建有重要的影響和積極促進作用。實踐證明,體驗式英語教學能刺激學生主動建構,善于思考,樂于表達,有利于誘發(fā)他們英語學習的內因,有助于學生認識活動的深入,認知的升華,情境體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合作關系,增強課堂教學的協(xié)調性、活躍性和實效性?傊,體驗式英語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發(fā)展。體驗式教學是外語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方向。體驗式英語教學雖然具有多種優(yōu)勢,但同樣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外語教學中要針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模式穿插進行,互相補充,相輔相成,使他們有機統(tǒng)一于外語教學過程之中,提高外語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美]約翰·杜威《經驗與教育》[a]趙祥麟,王承緒.杜威教育論選[c]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1.350

  [2]kolb,d. a. ( 1984 ) .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3][瑞士]皮亞杰:《發(fā)生認識論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4]朱小蔓: 《情境教育與人的情感性素質》,《課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

  [5]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5)

  [6]施良方.試論北美教學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兼論教學理論與學習理論、課程理論的關系[j].教學研究,1993(1)

  [7]劉潤清譯外語教學與學習一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出版社,1994

  [8]約翰·杜威著,姜文閔譯. 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9]周龍興.體驗的教育學意義與學習主體的確立[j].上海教育研究, 2002(4):8-11

【淺析體驗式教學促進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轉化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漢語商業(yè)廣告語中的語用現(xiàn)象論文12-04

語言教學與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思考論文12-11

淺析語言模因論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論文01-04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知識測試題02-10

淺析社會因素對女性語言的影響論文開題報告范本10-06

寫作能力語文教學論文07-19

您具備真正的語言能力嗎?01-01

淺析小學語文如何開展寫作教學論文07-22

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的論文03-23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測試題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