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年1月馬克思自考真題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都要用到試題,借助試題可以更好地對被考核者的知識才能進行考察測驗。大家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是好試題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4年1月馬克思自考真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月馬克思自考真題 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是
A.馬克思和李嘉圖 B.馬克思和圣西門 C.馬克思和費爾巴哈 D.馬克思和恩格斯 2.哲學上的二元論否認 A.世界的統(tǒng)一性 B.世界的物質性 C.世界的可知性 D.世界的多樣性
3.下列觀點中表述唯物辯證法總特征的是 A.量變和質變的觀點 B.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 C.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 D.辯證否定的觀點
4.在唯物辯證法看來,糧食同玉米、高梁、小麥之間的關系屬于 A.一般和個別的關系 B.整體和局部的關系 C.本質和現(xiàn)象的關系 D.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5.質量互變規(guī)律揭示了 A.事物發(fā)展的原因和結果 B.事物發(fā)展的狀態(tài)和過程 C.事物發(fā)展的趨勢和道路 D.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
6.意識的能動性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意識能夠 A.通過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 B.通過指導實踐改造客觀規(guī)律 C.通過改造規(guī)律反映客觀世界 D.通過改造世界消滅客觀規(guī)律
7.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的本質是 A.主體對客體的直觀反映 B.絕對觀念的顯現(xiàn) C.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D.神秘天意的啟示
8.“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這句話表明 A.感性認識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C.理性認識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9.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需要經過兩次飛躍。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二次飛躍的是 A.調查研究,了解情況 B.深入思考,形成理論 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 D.執(zhí)行計劃,付諸實踐
10.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 A.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B.實事求是 C.理論聯(lián)系實際 D.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
11.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A.差異多樣的地理環(huán)境 B.豐腴富饒的自然資源 C.協(xié)調合理的人口結構 D.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12.在現(xiàn)代生產力系統(tǒng)中,教育屬于 A.實體性因素 B.運籌性因素 C.準備性因素 D.滲透性因素
13.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是 A.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改變 B.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變 C.社會主義基本文化制度的改變 D.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
14.人的本質在于 A.人的自然屬性 B.人的道德素質 C.人的社會屬性 D.人的文化素質
15.具體勞動 A.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 B.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C.反映社會生產關系 D.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
16.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決定性條件是在流通中購買到 A.生產資料 B.勞動力 C.勞動資料 D.勞動對象
17.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條件是 A.個別企業(y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B.本部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C.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D.個別企業(y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快于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18.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機構是 A.檢察機構 B.法院 C.警察機構 D.議院或國會
19.已購買而尚未使用的生產資料處于資本循環(huán)的 A.購買階段 B.生產階段 C.銷售階段 D.流通階段
20.年剩余價值率是 A.剩余價值與可變資本之比 B.剩余價值與不變資本之比 C.一年內剩余價值總量與一年預付可變資本之比 D.一年內剩余價值總量與一年預付總資本之比
21.資本主義商業(yè)企業(yè)的利潤率應大體相當于 A.剩余價值率 B.平均利潤率 C.銀行的貸款利率 D.銀行的存款利率
22.股份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 A.董事會 B.監(jiān)事會 C.理事會 D.股東大會
23.絕對地租的形成原因是
A.土地的經營壟斷 B.土地的私有權壟斷 C.土地的肥沃程度 D.土地的地理位置
24.把在法律和生產上獨立的企業(yè)在流通環(huán)節(jié)統(tǒng)一起來,進行壟斷經營的企業(yè)組織形式是 A.卡特爾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25.資本主義的國有資本和國有經濟一般不參與 A.基礎設施的建設 B.戰(zhàn)略性科學研究 C.普通消費品生產 D.公共產品生產
26.資本主義國家對國民經濟的管理和調控
A.能夠消除經濟危機 B.可以緩和資本主義內部的某些矛盾 C.能夠防止生產過剩 D.可以根除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27.列寧所提出的'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國或數(shù)國首先勝利的理論立足于 A.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預言 B.巴黎公社原則 C.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平衡規(guī)律 D.生產力決定論
28.無產階級專政的最終目標是
A.消滅剝削、消滅階級,進入無階級社會 B.無產階級使自己上升為統(tǒng)治階級 C.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任務 D.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29.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產生有兩個條件,一是工人運動的發(fā)展,二是 A.貧富差距的拉大 B.革命領袖的出現(xiàn) C.政治腐敗的蔓延 D.科學社會主義的傳播
30.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根本條件和基礎是 A.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 B.人與人關系的高度和諧 C.人的思想覺悟的極大提高 D.人與自然關系的高度和諧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1.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表現(xiàn)為它具有 A.徹底的批判精神 B.完整的理論體系 C.鮮明的政治立場 D.嚴密的邏輯結構
32.下列范疇屬于唯物辯證法理論體系的有 A.內容和形式 B.必然性和偶然性 C.本質和現(xiàn)象 D.可能性和現(xiàn)實性
33.規(guī)律的特點表明,規(guī)律具有 A.永恒性 B.有用性 C.客觀性 D.普遍性
34.今天的實踐不能完全檢驗今天人們提出的全部認識,這說明 A.實踐標準具有絕對性 B.實踐標準具有確定性 C.實踐標準具有相對性 D.實踐標準具有不確定性
35.“時勢造英雄”和“英雄造時勢” A.是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 B.前者是唯物史觀,后者是唯心史觀 C.是兩種相互補充的歷史觀 D.前者是唯心史觀,后者是唯物史觀
36.貨幣的基本職能有 A.價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貯藏手段
37.社會總產品的實現(xiàn)包括 A.兩大部類的平衡 B.總供需的平衡 C.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 D.社會總產品的物質補償
38.生產成本的形式
A.表明剩余價值是由可變資本創(chuàng)造的 B.掩蓋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 C.模糊了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區(qū)別 D.使剩余價值表現(xiàn)為所費資本的增加額
39.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包括 A.生產國際化 B.貿易國際化 C.區(qū)域集團化 D.經濟全球化
40.共產主義為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有利條件有 A.人們完全擺脫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和階級壓迫的束縛 B.人們完全擺脫了舊式分工的束縛 C.人們完全擺脫了僅僅是謀生手段的勞動的束縛 D.人們完全擺脫了接受教育和訓練的限制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什么是哲學基本問題?簡述其內容和意義。 42.簡述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43.簡述資本積累的實質及其后果。 44.簡述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 45.為什么說無產階級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最廣泛、最徹底、最深刻的革命?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用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系的原理,說明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意義。 47.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有哪些新變化?如何認識其實質?
1月馬克思自考真題 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答題紙上。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哲學是( )
A.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科學性和革命性相統(tǒng)一的世界觀
C.理論化和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 D.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2.古代哲學家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句話體現(xiàn)的哲學道理是( )
A.物質運動規(guī)律具有普遍性 B.物質運動規(guī)律具有重復性
C.物質運動規(guī)律具有穩(wěn)定性 D.物質運動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
3.《詩經》上說:“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就是說,高的堤岸可以變?yōu)樯罟,深谷也可以變成丘陵。這是一種( )
A.樸素辯證法觀點 B.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C.形而上學觀點 D.相對主義觀點
4.下列各項正確反映物質和運動關系的是( )
A.運動是內容,物質是其形式 B.運動是現(xiàn)象,物質是其本質
C.運動是暫時的,物質是永恒的 D.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5.判斷一種觀點對錯的依據(jù)是 ( )
A、偉人之言 B、吾人之心
C、眾人意見 D、社會實踐
6.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揭示了( )
A.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 B.事物發(fā)展的狀態(tài)和形式
任課教師: 寧娜、王蕾 系(教研室)主任簽字:寧娜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試卷 B第1頁
C.事物發(fā)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發(fā)展的兩種趨向
7.“兩點論”和“重點論”統(tǒng)一的原理,要求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 )
A.既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要做好其他各項工作
B.既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要實行改革開放
C.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積極進取
D.既要堅定信心,又要有克服困難的準備
8.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過”或“不及”,這在哲學上屬于( )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確定事物的質 C.認識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9.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是從( )
A.主觀性中把握人的活動的 B.客觀性中把握人的活動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動的 D.主觀與客觀的關系中把握人的活動的
10.認識發(fā)展過程的第一次飛躍是( )
A.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B.從感覺和知覺到表象的過程
C.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 D.從意識到物質的過程
11.要正確實現(xiàn)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必須使理論為群眾所掌握,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這是因為( )
A.群眾是人口中的大多數(shù) B.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
C.群眾是意見都是正確的 D.群眾的行動都是合理的
12.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在真理觀上的對立表現(xiàn)在( )
A.前者認為真理是發(fā)展的,后者認為真理是不發(fā)展的
B.前者認為真理中包含著錯誤,后者認為真理是絕對正確的
C.前者認為真理具有客觀性,后者認為真理是純粹主觀的
D.前者認為真理來源于客觀世界,后者認為真理來源于先驗原則
13.制約人口生產的根本因素是( )
A.地理環(huán)境 B.生活習慣 C.倫理道德 D.物質生產
14.“地理環(huán)境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必要前提之一”,這是( )
A.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的觀點 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觀點
C.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D.歷史宿命論的觀點
15.生產關系包括多項內容,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
A.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 B.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C.產品的分配形式 D.產品的交換形式
16.國體和政體的關系屬于( )
A.本質和現(xiàn)象的關系 B.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C.必然和偶然的關系 D.普遍和特殊的關系
17.人類社會發(fā)展最基本的規(guī)律是( )
A.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規(guī)律 B. 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guī)律
C.階級斗爭推動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 D.社會形態(tài)由低級到高級依次更替的規(guī)律
18.改革和社會革命都根源于( )
任課教師: 寧娜、王蕾 系(教研室)主任簽字:寧娜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試卷 B第2頁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B.統(tǒng)治階級和被統(tǒng)治階級之間的矛盾
C.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 D.統(tǒng)治階級內部各政治派別之間的矛盾
19.歷史人物分為杰出人物和反動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
A、無產階級的偉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歷史上被剝削階級的革命領袖
C、上升時期的剝削階級的先進代表 D、對歷史發(fā)展起促進作用的偉大人物
20. 執(zhí)行價值尺度指職能的貨幣是( )
A. 觀念上的貨幣 B. 現(xiàn)實的貨幣
C. 足值的金屬貨幣 D. 紙幣
21. 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具體勞動的作用是( )
A. 創(chuàng)造勞動力的價值 B. 轉移勞動力價值
C. 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 D. 轉移生產資料的`價值
22.相對剩余價值的獲得是( )。
A、個別企業(y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果 B、生產部門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果
C、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 D、延長工作日長度的結果
23.資本主義工資之所以掩蓋了剝削,是由于它( )。
A、表現(xiàn)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 B、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勞動者必要勞動時間創(chuàng)造的價值
24.資本周轉的時間是指( )的總和。
A、生產時間和銷售時間 B、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
C、勞動時間和流通時間 D、購買時間和銷售時間
25.資本主義機器制造廠生產出來的機器是該廠的( )。
A、固定資本 B、流動資碎 C、生產資本 D、商品資本
26.把生產資本區(qū)分為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是的依據(jù)資本的不同組成部分的( )。
A、在剩余價值生產中的作用 B、物質存在形態(tài)不同
C、價值轉移方式不同 D、在生產中的作用不同
27.加快資本周轉可以提高年剩余價值量和年剩余價值率,根本原因是( )。
A、預付可變資本增加了 B、實際發(fā)揮作用的可變資本增加了
C、剩余價值率提高了 D、產品的生產成本降低了
28.社會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 )。
A、社會資本的周轉速度問題 B、社會生產兩大部類的劃分問題
C、社會總產品的價值構成問題 D、社會總產品的實現(xiàn)問題
29.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暴發(fā)的直接原因是( )。
A、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
B、企業(yè)內部組織性與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tài)之間的矛盾
C、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
D、生產勞動的直接私人勞動性質與間接社會勞動性質之間的矛盾
30.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是由于將剩余價值看作是由于將剩余價值看作是( )。 任課教師: 寧娜、王蕾 系(教研室)主任簽字:寧娜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試卷 B第3頁
A、不變資本的產物 B、所費資本的產物
C、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 D、資本家“監(jiān)督勞動”的產物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凡是親眼所見的都是對客觀事實的真實反映。
2. 剩余價值的產生,既不在流通領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 什么是人民群眾,如何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
2. 產業(yè)資本的三種形式是什么?分別執(zhí)行什么職能?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材料
在經濟學說史上,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理論最早是由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提出的。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成分,提出了勞動二重性學說,第一次正確地回答了什么樣的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為勞動價值理論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創(chuàng)立了勞動價值理論的科學體系。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創(chuàng)立100多年以來的社會經濟實踐證明,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堅持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基本原理,這是在新形勢下發(fā)展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和前提。 但是應該看到,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創(chuàng)立于工業(yè)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當時創(chuàng)造價值的生產勞動,主要是直接生產過程的勞動,而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經濟全球化加速發(fā)展,科學技術在經濟發(fā)展和國際競爭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伴隨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產業(yè)結構的升級,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的內涵和外延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就要求深化對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 請回答:
(1)如何看待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
(2)在現(xiàn)代化條件下,如何深化對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
2.華佗是我國東漢名醫(yī)。一次,府吏倪尋和李延倆人均頭痛發(fā)熱。一同去請華佗診治,華佗經過仔細的望色、診脈,開出兩付不同的處方。給倪尋開的是瀉藥,給李延開的是解表發(fā)散藥。二人不解:我倆患的是同一癥狀,為何開的藥方卻不同呢?是不是華佗弄錯了?于是,他們向華佗請教。華佗解釋道:倪尋的病是由于飲食過多引起的,病在內,應當服瀉藥,將積滯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涼感冒引起的,病在外,應當吃解表藥,風寒之邪隨汗而去,頭痛也就好了。你們癥狀相似,但病因相異,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將藥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醫(yī)是我國寶貴的醫(yī)學遺產,強調辯證施治。華佗對癥下藥治頭痛發(fā)熱的故事蘊含豐富的辯證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辯證法并分析其內涵。
(2)這個故事對我們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何啟示?
【1月馬克思自考真題】相關文章:
國際金融自考真題08-15
市場營銷自考真題及答案11-07
自考綜合英語一練習真題11-11
2013年10月自考真題:軟件工程11-05
最新自考英語二真試題及答案02-24
騰訊筆試真題精選08-16
自考語文選擇題及答案11-12
寶潔筆試面試真題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