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古詩詞有感 推薦度:
-
讀古詩詞有感 推薦度:
-
讀古詩詞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古詩詞讀后感(通用17篇)
當(dāng)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詞讀后感(通用1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詩詞讀后感 1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這么一些文字發(fā)出它那萬丈光芒。它就是古詩,是中國文明的見證。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著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曾經(jīng)的歷史文化。
在這一個特別的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凝聚著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的書叫做《唐詩三百首》。其中,深深吸引我的是那杜牧的《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這首詩的“烏江亭”指:在今安徽省和縣東北。楚漢戰(zhàn)爭時,項羽逃到烏江自刎!捌凇敝福侯A(yù)料!鞍呷虗u”指:能忍受失敗、受挫折等羞辱!敖瓥|”指:江南蘇州一帶。是項羽起兵的地方。整首詩的意思是:戰(zhàn)爭勝敗軍事家不好預(yù)料,能忍受挫折才是真正君子。江東子弟有很多人才俊杰,重振旗鼓取得勝利也可未知。這是一首怎樣的詩呢?這是一首永懷古跡的`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不贊成項羽兵敗后自殺的錯誤做法,認為敢于正視失敗才是男子漢。作者表明了面對失敗絕不能氣餒的觀點。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的叔叔阿姨們,因為失業(yè)而一步一步地向死亡走去;在成年人們的世界里,因為失戀而要去死的大哥哥大姐姐簡直是不能屈指可數(shù)。其實這都是因為這些人受不了失敗,他們只適合活在成功的世界里。人如果不受一點挫折,那他一定不是人個人,不是有句話嗎,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失敗幾次沒什么,重要的是看你怎么從失敗走向勝利的!
就這么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字古詩,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fēng)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并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xué)習(xí),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dǎo)著我們,關(guān)心著我們,給予我們希望。每一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詩人已文明于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得而知。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眾人所遺棄,不被眾人所知。它們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燦爛。它們一直在等待著,等待我們的發(fā)現(xiàn)。
古詩詞讀后感 2
淺夏,與時光輕語,與季節(jié)生情。
行走在夏的路上,滿目青翠,片片綠葉疊起,成了夏日的樹樹濃蔭。起初喜歡夏,僅僅因為一些童趣。現(xiàn)在喜歡夏更多的是源于泰戈爾的那句“生如夏花之絢爛”。
夏花是向日葵嗎?看他大朵大朵的開得那么燦爛,似乎要和太陽比個高下。夏花,是紫薇花嗎?一團團一簇簇睜開一點點細碎的小花瓣,俏皮的在枝頭上搖啊搖,你是在和我打招呼嗎?夏花是不知名的小野花嗎?他們是天空下熱愛開花的植物,大大咧咧的開著,涂抹著夏的顏色。夏花,在陽光最飽滿的季節(jié)綻放,他們是跳躍飛翔的生命精靈。
“生如夏花”泰戈爾做到了。他努力的去愛這個世界,他說天空的黃昏是一盞燈;他說微風(fēng)中的樹葉像思緒的斷片;他說鳥兒的鳴唱是晨曦來自大地的回音。他讓天空和大海對話;鳥兒和云朵對話;讓花兒和太陽對話。黑夜默默無聞的綻放出花朵,卻讓白晝?nèi)ソ邮苤x意,溪流是歡快活潑的,一路橫亙著的大石,磨平了他的棱角,當(dāng)他成為海洋,便就浸染了靜謐與深沉。他們都在給予著,以沉默的方式,他們愛著對方,愛著所有。
我們沉浸在屏幕上的數(shù)字幻影,醉心于輕點鼠標(biāo),我們又錯過了多少簡單而又詩意的美麗?
一生一路,幾多起伏,昨日開花,今朝凋落;ㄆ诙虝,生命亦是短暫,每個人都應(yīng)懷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像夏日怒放的花朵一樣成就怒放的生命。
泰戈爾,我是你的讀者,我喜歡你的詩,因為有你,我笨拙的文字才充滿活力,我的心啊,在不自覺地向你靠近,句長長短短,心沉沉浮浮,我好像看到你深邃的`眼眸,你站在河的對岸,那是曾經(jīng)的你心靈的渴望。
我們的每一個昨天都在變多變長,那是因為我們的每一個明天都在變短。我已經(jīng)沒有時間去想靜美的秋葉,我要把生命這份厚禮,痛痛快快的釋放。
滿塘的荷,滿院的海棠,不久后,也將與夏日說再見,那么你呢,可曾辜負夏日時光?
古詩詞讀后感 3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是作者經(jīng)過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zhàn)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之作。
發(fā)生于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戰(zhàn),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zhàn)役。赤壁之戰(zhàn)的結(jié)果是孫、劉聯(lián)軍擊敗了曹軍,其三十四歲的孫吳軍事統(tǒng)帥周瑜,乃是這次戰(zhàn)役中的頭號風(fēng)云人物。
詩篇開頭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慨嘆。在赤壁大戰(zhàn)中遺留下來的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經(jīng)過了六百多年,還沒有被時光銷蝕掉,現(xiàn)在被人發(fā)現(xiàn)了。經(jīng)過自己一番磨洗,鑒定了它的確是赤壁戰(zhàn)役的遺物,不禁引起了“懷古之幽情”。由這件小小的東西,詩人想到了漢末那個分裂動亂的年代,想到那次重大意義的戰(zhàn)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
詩的前兩句是寫其興感之由。后兩句是議論。在赤壁戰(zhàn)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戰(zhàn)勝了數(shù)量上遠遠超過己方的敵人,而其能用火攻則是因為在決戰(zhàn)的時刻,恰好刮起了強勁的.東風(fēng),所以詩人評論這次戰(zhàn)爭成敗的原因,只選擇當(dāng)時的勝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勝的因素東風(fēng)――來寫,而且因為這次勝利的關(guān)鍵,最后不能不歸到東風(fēng),所以又將東風(fēng)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從正面來描摹東風(fēng)如何幫助周郎取得了勝利,卻從反面落筆:假使這次東風(fēng)不給周郎以方便,那么,勝敗雙方就要易位,歷史形勢將完全改觀。因此,接著就寫出假想中曹軍勝利,孫、劉失敗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鋪敘政治軍事情勢的變遷,而只間接地描繪兩個東吳著名美女將要承受的命運。如果曹操成了勝利者,那么,大喬和小喬就必然要被搶去,關(guān)在銅雀臺上,以供他享受了。銅雀臺在鄴縣,鄴是曹操封魏王時魏國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
古詩詞讀后感 4
古人言,不讀詩詞,不足以知三國歷史,不讀詩詞,不足以感世態(tài)炎涼,不讀詩詞,不足以品華彩流章之美。千年后的我們吟誦著古詩詞,仿佛與古人對話。
秘洞遍仙卉,雕房鎖玉人。仙卉和玉人指的都是美好可愛的女子。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紅顏成為了昏庸帝王手中的玩物,荒唐朝廷的犧牲品?她們的幽怨不能發(fā)泄,只能默默對著瑰麗的宮墻垂淚。生活痛苦,卻還要強顏歡笑,最終落得個終老深宮的下場。真是可憐!那些帝王也真自私,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害了那么多紅顏,等國家滅亡了,就給女子們扣個紅顏禍水的名聲。就好比“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一樣。深宮猶如一個金碧輝煌的鳥籠,紅顏們一旦踏進去,便成為了永遠失去自由的金絲鳥。美好的碧玉年華永遠逝在了宮中,一朵朵嬌美的鮮花就這樣被無情的命運折斷了。真是欲箋心事,獨語斜闌,瞞,瞞,瞞!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看到這句話,我就會想到花木蘭。木蘭最出名的事跡就是代父從軍。十年前,她還是一個小家碧玉。偶然間,戰(zhàn)爭降臨。木蘭毅然決定替父從軍。當(dāng)她束起長發(fā),披上鎧甲時,她便不再是一個女子,而是一個一個陽剛正氣,胸膛里滿是叱咤風(fēng)云的`熱血男子。十年光陰,白駒過隙。在木蘭面前,只有戰(zhàn)場。前面是兇狠的千軍萬馬,后面是死傷無數(shù)的戰(zhàn)友,在戰(zhàn)場上,沒有男和女,只有生與死,這是一場生和死的饕餮盛宴。十年,木蘭承載了太多,生和死,血與淚,戰(zhàn)友的期望,國家的榮譽。十年后,木蘭凱旋歸來,揭了武裝,點上紅妝。解了長發(fā),著了云裳,她仿佛又回到了從前。巾幗不讓須眉,英雄不問出處。誰說女子不如男!
滲入人心的絕美古詩詞,是茉莉上的甘霖,是暗香浮動的樹蔭,是小樓微涼的東風(fēng),是刺蘼上的清露,是云濤與曉霧的相連,是落英和芳草的囈語。千年之后的我們,過著喧囂紛擾的日子,在這樣的生活里,倦怠的心靈更需要一個靜謐的家園。捧上一本《最美古詩詞》,拾起這字字珠璣,宛若蕩漾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品讀古人的憂思哀怨,看透古人的風(fēng)花雪月,磅礴風(fēng)云。
古詩詞讀后感 5
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唐詩不僅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學(xué)遺產(chǎn)之一,也是世界文學(xué)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因為如此,我借用國慶假期這個機會,細細品讀了《唐詩三百首》。書中主要介紹了唐代的各大詩人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品:有被稱為詩仙李白的《將進酒》、被稱為詩圣杜甫的《春望》、被稱為詩佛王維的《山居秋暝》……等等。每品讀一首詩就仿佛將走入一個文字構(gòu)建的朦朧美麗的世界,或悲或喜或動或靜都讓我留戀往返。我就挑選印象最為深刻的幾首詩談?wù)勛约旱母邢搿?/p>
首先是王維的'《鹿柴》。開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兩句,原意是想突出山中的寂靜,但是詩人反其道而行之,不直接寫“靜”反而大膽采用“響”字。用空無一人的寂靜山谷中傳來的隱約人聲來反襯深山的靜謐,突出詩人寂寞的心情。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運用這種反襯的寫作手法,借景托出人物的心理描寫,而為自己的文章增添一份趣味與內(nèi)涵。
接下來是李白的《山中問答》。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從這短小精悍的詩句中我讀出了屬于詩仙的處世之道。擁有萬金的李白不貪戀繁華城區(qū)的奢華生活,而是選擇隱居山林,在碧山叢林深處積極學(xué)習(xí),汲取精神食糧。古人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李白作為久負盛名的大詩人也在不斷學(xué)習(xí),不斷進步,并沒有因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我們也應(yīng)學(xué)習(xí)李白孜孜不倦的精神、堅持學(xué)習(xí)和戒驕戒躁的好習(xí)慣。
最后是詩佛王維的《少年行》!跋喾暌鈿鉃榫嫞雕R高樓垂柳邊。”這兩句寫出咸陽城的游俠在路途中相遇,一見如故,便相邀在路旁酒樓酣飲暢聊的場景。詩句中洋溢著熱情與豪邁的氣息讓我這一千年后的小讀者也燃氣澎湃之情。雖然古時候這種場景也不太會發(fā)生在我們身邊,但是處于新世紀的我們也應(yīng)該多敞開心扉,廣交朋友,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唐代詩歌就像一座百花盛開的大花園,群芳競艷,姹紫嫣紅。唐人在不到三百年創(chuàng)作的詩篇,流傳至今的尚有五萬余首。雖不能說篇篇都是精華,但是可供我們學(xué)習(xí)與借鑒的地方卻有很多很多。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是應(yīng)該多學(xué)習(xí)我國傳統(tǒng)國學(xué)精髓,傳承我國經(jīng)典,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古詩詞讀后感 6
今年暑假我讀了《小學(xué)生必背古詩詞》這本書。邊讀邊背,學(xué)到了很多知識,特別是里面的一些名句讓我記憶深刻,而且我還因此在“國學(xué)達人”里做題得分做到了“禮部侍郎”呢!
書中有很多勸慰、警醒世人的詩句。比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句來自漢樂府的《長歌行》,告訴我們要趁著年輕勤奮努力,要不然到老時只有后悔和失望!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鄭板橋)一首《竹石》“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擲地有聲、寓意深刻。宋代的易安居士李清照發(fā)出“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感慨,愛國之情,溢于言表!而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則表達了對母親濃濃的感激之情!這些詩句代代相傳,鼓舞激勵了不知道多少的仁人志士!
書中還有很多描寫美景的詩句!安恢毴~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來自賀知章的《詠柳》,讓人看到了無數(shù)剛剛抽出嫩芽的柳葉隨風(fēng)搖擺,仿佛垂下了千萬條的`綠絲帶。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則因為調(diào)皮的蜻蜓的到來賦予了初夏小池的動感之美!巴\囎鴲蹢髁滞恚~紅于二月花”描述的是一幅深秋美景圖,而“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除了冬季的雪景更表達詩人夜宿農(nóng)家那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讀了這本書,我還認識了很多詩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七步成詩的曹植,號稱“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詩圣”杜甫,當(dāng)然我最喜歡的還是詩仙李白,喜歡他樸實無華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喜歡他“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大氣奔放;喜歡他“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神來之筆;更喜歡他的恰逢盛世。由此我真誠地祝愿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越來越繁榮昌盛!
書中的每一首詩都被注入了它獨有的詩魂,仿佛帶我進入了一個千變?nèi)f化的世界。你可真是我的寶貝啊——《小學(xué)生必背古詩詞》。
古詩詞讀后感 7
心中仿佛一縷陽光透入,溫暖,宜人,又帶有一絲感動。我想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有此感觸吧!書中用如夢幻般唯美的語言帶領(lǐng)我們進入了一個詩意的世界。詩意故而在記憶深處低回,熟悉而又陌生,卻牽動著我的心。
年華有限,詩意無窮。我喜歡這種淡淡的詩意,就像書中作者所言,“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個中國人生命的深處都蟄伏著詩意。”事實亦如是,詩意的世界充滿了浪漫,如畫而映于心。
在詩意的世界中,在這幅畫卷里,盡管紙張有些破舊,有點模糊,可每一筆勾勒,每一抹痕跡,似乎都記載著跨越千載的情思。何人獨倚明月樓?何人琵琶語凝愁,思如淚,沾衣袖,世人只知琵琶舊,誰嘆那年愁滿頭?詩意的世界,情感總是細膩,朦朧而美好。
夕陽西下,一天流光走到了邊界,馬上就要墜入茫茫黑夜,這一瞬間,人心百轉(zhuǎn)千回。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可總有那么一些人日落不得歸。正如《詩經(jīng)·王風(fēng)》中所說的“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倍潭贪藗字,道出了多少人思歸不得歸的苦,又讓人懂得了多少悲傷與苦痛。每當(dāng)斜陽晚照你又是否對著夕陽嘆息哀愁?可惜現(xiàn)在每天都忙碌著生活,哪還會有許多人對著夕陽訴說情思?其實,詩意就在你的心中,如畫般映在心頭,只要你去發(fā)現(xiàn),詩意的世界會被你營造。
水闊山長,辛棄疾曾在登樓時寫下“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他將自己所有的`情思寄于樓上。那種愁苦,如今在我眺望遠方時也能體會的到。“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也依舊用充滿詩意的句子道出一片愁。他們都是如此的令我敬佩。在他們眼里,風(fēng)花雪月都是詩,春夏秋冬皆為意。
詩意如畫映于心,在你聽到李清照這個名字,你會想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睍唤麌@息到:“風(fēng)華是一指流沙,蒼老是一段年華!
在詩意的世界中,你會不動聲色飲茶,踏碎一世繁華的瀟灑,會有執(zhí)著如淚,滴入破碎的心的唯美,也會有月滿西樓人獨守的靜謐。詩意就這樣如畫映于心。
古詩詞讀后感 8
《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一書繼承了于丹一貫的風(fēng)格,語言清新灑脫中蘊含著哲理和詩意,在紛繁蕪雜的生活中,如同一股清泉,滌蕩心靈的塵污,幫我們找尋到那迷失已久的棲居之所。作者在“田園林泉”這個章節(jié)中寫到,我們現(xiàn)代人往往會覺得田園是一種精神意義上的家園,是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到達的世外桃源。但事實并非如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田園,每片田園里都有一個不可替代的主人公。讀田園詩,是為了喚醒我們內(nèi)心的一種狀態(tài)。也許田園就在寫字樓邊,也許田園就在柏油路上,也許田園就在你一天疲憊之后,也許田園就在你遠行歸來的那個時分。每一個人生命里都有一些心情需要托付,托付給田園的'時候,才會露出一種會心的微笑。
不管我們多么匆忙,不管我們?nèi)绾螇阎玖柙,不失去田園的人,才有充電的地方。有歸屬的人,才有可能一次次出發(fā),走得更遠。此刻,我們就不再覺得田園是一種虛無的、無法抵達的地方,原來它是那樣觸手可及。的確是這樣,也許現(xiàn)實生活的壓力讓我們很難擁有詩意的生活,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聆聽、閱讀讓詩意扎根于心,外化于行。心中有了詩意,便有了愛、有了美、有了博大的胸懷,面對現(xiàn)實生活便多了份從容、淡定、堅韌。我想,這才是詩詞里的各種意象拂過心靈所留下的真正意味吧。
誠如作者在書中所說,中國人是敏感的、多情的,雖然我們不都是詩人,可總會在人生的某種時刻,忽然間詩情上涌;總會有那樣一個關(guān)節(jié)點,我們品味人生,給心靈充電;總會有那么一個契機,我們想尋找真實的自己。讓我們從尋找中國詩歌的意象開始,從一草一木,從春花秋月開始起程,沿著詩歌的通幽曲徑,抵達我們的心靈深處。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與其說于丹的這本書是在給詩詞做詮釋,倒不如說她其實就是在寫詩。于丹用詩一樣的語言詮釋著千古名句,無時無刻不讓人感覺讀書是一種享受。在這浮華喧鬧的城市里,讀這樣的書如同品一壺飄著淡淡清香的茉莉花茶,怡情怡心的同時,又讓我們的精神變得飽滿豐盈,我們的生活也被浸染得詩情畫意。
古詩詞讀后感 9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當(dāng)自己為人師母并漸漸老去,那些年曾爛熟于心的古詩詞也覺得無比生硬。退去了當(dāng)年的無知,經(jīng)歷了人生百態(tài),再次品味詩詞,體會詩人的心境,不覺會有另一種相知與相識,多了一份當(dāng)年所沒有的感動。
在當(dāng)今形形色色,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內(nèi)心的確是缺少了一種寧靜,一種去真正品味生活的靜。我們總是在喧囂中渴望功名利祿,不斷攀升并滿足自己的欲望。我們奮斗一生,卻鮮有停下腳步,回頭看看,或是觀察下旁邊的景物,來撫慰我們心靈的深處。利用休息時間,真正平下心來去看那一首首詩詞,與詩人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穿越千年的物,感受同樣的情,也才真正打心底有一種對詩歌美的新認知,并感謝詩歌,或者說是千年前的詩人所帶給自己的感動。
通過一首首用心靈刻畫的詩歌,有拼死沙場的雄壯;有物是人非的凄涼;有單身游子的.孤獨;也有壯志難酬的悲壯。而對自己感受最深的,無疑是那汪如流水的歲月!熬灰,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笨粗鴥鹤右徊讲介L大,感到欣慰快樂的同時,不免會有絲絲感嘆。是的,當(dāng)自己的那種感受無法用最合適的詞來表達,這時你讀到一首正合你心境的詩詞,自己內(nèi)心是多么開闊豁達呀。閑時總是抱怨沒有心靈傾訴的對象,這時發(fā)現(xiàn)原來千年之前,有人和自己一樣同感的詩人,何不快哉?三毛一句詩說得好:“歲月極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是啊,其實生活無論是快樂亦或是痛苦的,都是限量版,我們都該好好珍惜,這有限的時光,在旅行中,不忘觀賞沿途的別味風(fēng)景!
古詩詞讀后感 10
假如考試取消了詩詞默寫,是否就可以不學(xué)詩詞了?
關(guān)于學(xué)習(xí)古詩詞有什么用,網(wǎng)上流傳著一個最為經(jīng)典的回答:當(dāng)我們看到夏日游玩,看到荷花盛開的時候,我們可以感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而不是只會說“哇,真美!”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不外如是。
當(dāng)然,這聽起來似乎有些文藝了,不似古人的習(xí)以為常,在我們的日常里隨口引用詩句有時也稍顯“做作”,有那么些“不實用”,那么,是不是在全民反做作的今天,不學(xué)古詩詞也無所謂呢?我不這么認為,畢竟,古詩詞在應(yīng)試教育中的分量舉足輕重,分數(shù)雖然占比不高,卻是一用心,就完全可以拿下的。那假如考試不再需要默寫古詩詞,是否就可以不學(xué)詩詞?我也不這么認為,詩詞之美,是純正的文學(xué)趣味。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意識到詩詞自有其魅力呢?說來還是那個很現(xiàn)實的原因——考試。記得那時候還是小學(xué),語文的閱讀題總會有個開放的題目,具體的記不得了,當(dāng)時有一道題大概是一篇講黃昏或者落日的文章,最后的開放大題是,描述看到落日時的景象心情等,由于考試時間緊急,我突然想起在課外看到了一句寫夕陽的詩,于是一般需要寫個一二三點分論式的答案,我只匆匆寫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一句,便交卷了。
那時候懂詩的意境嗎?不懂,甚至沒讀過全詩,我只知道詩里有夕陽,有黃昏,那或許就扣題了,給個一分獎勵分總該有吧,怎么也好過空白。沒想到在老師看來,這就是眼前一亮,驚喜地給了滿分,用他的話,一句課本上沒學(xué)過的詩,用在這里恰如其分,值得滿分。看,我就是這么現(xiàn)實,從此發(fā)現(xiàn)了詩詞的作用,慢慢地就會留意更多的古詩詞,從而發(fā)現(xiàn)了它們的美,寥寥幾句,感受古人的情緒,這樣的體驗,比起題目滿分的快樂,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突然懷念起從前閱讀古詩詞的日子,翻開時更是驚喜。內(nèi)頁很是精美,古詩配上有意境的圖畫,氛圍感很強,讓人忍不住一頁一頁往下看。作文書是為小朋友和學(xué)生準備的,貼心地標(biāo)上了拼音,有了些童書的味道,對于畢業(yè)多年的`我,也很友好,有那么這個生僻字,早已忘記,也不用再從新去查,蠻不錯的。題外話,我一直以為“梵”的讀音是二聲,還特意上網(wǎng)查了一下,無意間更正了知識庫。
作為親子閱讀書籍,是不錯的選擇,小朋友可以讀詩詞,爸爸媽媽可以通過詩詞后的解讀部分對詩詞簡單理解,給孩子講述內(nèi)容。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部分,并不是單獨的解讀,有時一些相關(guān)詩詞,在這里也會提到,方便歸納理解,在詩詞之間形成擴散思維,有助于知識框架的搭建。
作為學(xué)生讀物,也是必備,書里從秦漢到近代,列舉了不同詩人的經(jīng)典詩句,大部分也是課本里的知識,從小熟讀,在上學(xué)過程中重新接觸,便于理解,有句古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末了,書的附錄還做了簡單的分類,可以查詢相關(guān)內(nèi)容,完成作業(yè)事半功倍。
作為我一個文案的讀物,翻開來的賞心悅目,讀起來的朗朗上口,回憶那時年紀小,鞏固下以前的知識,或許在某個時候,又可以用上,想來也挺好的。
給孩子們的大美古詩詞,其實是給所有人的大美古詩詞,這些,都是古人的饋贈,好好珍惜,美麗自在其中。
古詩詞讀后感 11
北魏詩人賈思勰在他的《齊民要術(shù)·栽樹》中寫到:“時時灌溉,常令潤澤!弊鳛橹腥A兒女,應(yīng)擁有一顆中華之心,這便需要讓五千年的經(jīng)典文化不斷潤澤自己的心靈,在文化的澆灌下成長。
翻開這本300頁的書,第一感覺,就是它很細膩,沒有太多刻板的說文解字,僅僅是清風(fēng)明月,幾度春秋。深夜,窗外繁星點點,在燈下耐心地閱讀,于字里行間,尋找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底蘊,給內(nèi)心深處的那份詩意一抹安寧的氣息。
哪個中國人不是聽著“床前明月光”,學(xué)著“明月何時照我還”長大的呢,“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千古的文學(xué),全都沉淀在這一輪明月之中了。多少遠行的游子,是否都會在中秋之夜遙望遠方,吟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屬于中華兒女的,有溫度也有感情的千年文化。
說到明月,自然就會提到李白,從“小時不識月”到“對影成三人”,李白對明月的感情甚至可以說是友情,自小相識。身為浪漫主義詩人的他就常常飲酒、賞月、寫詩,明月,也是李白的情懷吧。
若明月是夜里淺淺的思念,夕陽就是傍晚深深的眷戀!跋﹃枱o限好,只是近黃昏”,一句滄桑的感嘆,兩行千古的詩句,《小王子》里說,“當(dāng)一個人悲傷的時候,他會愛上看日落!逼鋵嵾@可能就是中外文化的不同之處,因為我們的詩意不僅僅是悲哀,還有許許多度的.情感深藏其中,或許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可也有“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庇朴频木鞈倥c情思躍然紙上,夕陽也意味著安寧,那就是蘇軾那種“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的境界了。
或許又一天黃昏,金色的光輝在我的桌前停留了一瞬,我愿停下手中的事情,凝視這一抹燦然的亮色,讓回憶在晚風(fēng)中紛飛,也找到屬于自己的詩意。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奔毤汅w會春去秋來,用詩人的目光看山清水秀,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在不自信的時候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寂寞的時候想到“獨坐幽篁里”,在郁郁寡歡的時候想到“月若無恨月長圓”,也就是讓自己悄悄沉醉、融入中華的千年文化了呢。學(xué)會汲取積極,調(diào)整心態(tài),不斷去尋找最好的自己。
合上書頁,不免羨慕于丹老師,不僅在閱讀、思考中了解、感受古人的思想,更讓自己的美麗與氣質(zhì)由內(nèi)而外,緩緩散發(fā)。書中的文字、語句之間,喚醒詩意,潤澤心靈。
古詩詞讀后感 12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詩詞對孩子母語學(xué)習(xí)乃至心靈成長的重要意義毋庸置疑。
由于字詞習(xí)慣、典故運用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孩子們在能夠流利地背誦下那些詩詞的時候,還未必能真正理解它們的深刻意蘊。
但在他們漫長的人生旅途中,終會有那么一個時刻,面對某個場景,那些幼時便諳熟于心的句子,突然噴涌而出。
那一刻,猶如穿越千百年時光,與古人對面而坐、舉杯共飲。那一刻,或是激昂慷慨,或是憂思縈懷,或是言笑晏晏,或是沉思不語……那一刻,相顧無言,卻又心有靈犀。那一刻,那些已經(jīng)成為經(jīng)典的句子,會煥發(fā)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我們怎能容忍、生命中缺少了詩意?我們又怎能容忍、在孩子剛開始接觸詩詞的時候,沒有一個最適合他的'選本?
由奧森圖書、天津人民出版社最新推出的這本《給孩子們的大美古詩詞》,便是很適合孩子們閱讀的一本詩詞選集。
古詩詞讀后感 13
暑假我讀了一本書——《最美古詩詞》,這本書收集了從三國到清末歷朝歷代關(guān)于詩詞的名篇佳作。詩詞是中華文學(xué)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這本書里的每首詩詞更是經(jīng)久不衰、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篇目。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書中每首詩詞均加以精當(dāng)?shù)慕馕霾⑴溆芯啦鍒D,圖文并茂,淺顯易懂。這些詩詞內(nèi)容多樣,有寫山水風(fēng)光的,有寫日月星辰的,有寫動植物的,還有戰(zhàn)爭邊塞的和詠懷抒志的等等,涵蓋了天地間萬事萬物,世間的人生百態(tài)。這些詩詞語言精煉、音調(diào)和諧、格調(diào)明快,讀起來瑯瑯上口,使我倍感詩詞的語言美、形式美、意境美。
讀《楓橋夜泊》我仿佛隨著張繼在客船上聽到了寒山寺的鐘聲;念岑參的“北風(fēng)卷地百草折”,我又到了大西北的邊塞,看到了漫天雪花飛舞;吟“天蒼蒼,野茫!蔽腋峨防崭琛穪淼搅岁幧较拢徽b白居易的《憶江南》,江南美景頓時一一躍然于眼前,我在這些詩詞里走遍了天涯海角,暢游五湖四海,感嘆祖國大好河山的唯美壯觀。
通過這些美麗的詩詞,遙想當(dāng)年的風(fēng)云際會,打開歷史卷軸,開啟溫存的心里旅行,我來到了那些風(fēng)云變幻的年代,目睹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天憫人;看到了“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奔放豪邁;聽到了“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可飲匈奴血”的凌云壯志;感受到了“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情懷;領(lǐng)悟到“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男坌娜f丈。這時,浪漫瀟灑的李白,憂國憂民的杜甫,精忠報國的岳飛,大氣凜然的文天祥,視死如歸的'譚嗣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辛棄疾......這一個個鮮活的面容,這一串串熟悉的名字,他們一一向我走來,我穿古今,越千年,跨越了時空,在這里與古人交流,為今人張目。
《最美古詩詞》一書不僅詩詞美,它更是用現(xiàn)代的視角講述了古詩詞的前世今生,用現(xiàn)代人的情感加以解讀古詩詞。讀這些穿越千年的盛世華章,字字沁人心脾,句句觸人心扉,我為中華源源流長的文化而驕傲,我為生長在這樣的國度而慶幸,我為國家的繁榮而自豪,更該為中華的騰飛而奮進!
古詩詞讀后感 14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承載的便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受家庭的教育熏陶,我自幼愛讀詩,盡管兒時只是張嘴背誦而不知其意,隨著年齡漸漸變大,很多詩詞再次細細讀來、聽來,卻總能感受到詩詞中所蘊含的那份情感。
每逢空閑之時,我都會躲在自己的書房里誦讀,體會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思鄉(xiāng)之情,品位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的亡國之恨,領(lǐng)悟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豪放情感。我最喜歡的古詩是那首兒時就朗朗上口的《憫農(nóng)》。“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首詩反映了當(dāng)時封建社會貧富不均的.矛盾和制度的不合理。每次讀這首詩,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在烈日暴曬下的農(nóng)民們,不怕勞累、不怕炎熱,流著滿頭大汗辛勤鋤草、耕地,汗珠兒一串串滴進了禾下的泥土里的情景。我想,大家誦讀完這首詩,必定也會像我一樣,對糧食的來之不易發(fā)出由衷的感慨。這盤中的每一粒米飯,都飽含著農(nóng)民的勞苦。農(nóng)民伯伯為了讓大家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自己在烈日當(dāng)空的正午下田耕種,給禾苗鋤草、這是多么感人的舉動!
現(xiàn)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都忘記了節(jié)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有時隨長輩們外出飯館吃飯,卻常常能看到剛離去的人們在餐桌上剩下大量的飯菜,他們不知道節(jié)約、不懂得如何節(jié)約。我真想大聲呼吁:讓我們大家都來愛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費糧食,那可是農(nóng)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成果。∽屛覀兇蠹叶夹袆悠饋,從節(jié)約一粒米開始,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來珍惜我們現(xiàn)在美好的生活。
古詩詞讀后感 15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形式不拘一格,都有自己深遠的發(fā)展過程。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中國的古詩詞。
我讀過著名學(xué)者于丹的著作《重溫最美古詩詞》。在書中,作者通過大自然的風(fēng)景,引出與之相關(guān)的古詩詞,并作出對古詩詞的理解和個人看法。全書語句流暢、優(yōu)美,處處散發(fā)著詩意,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釋懷。
“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這是書中正文開篇的第一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名作《長恨歌》中的一句。通過作者對詩句的解讀,我仿佛身臨其境,看到了唐玄宗離開皇宮前的安然、喜樂,再到安史之亂爆發(fā),唐玄宗離開皇宮后的悵然。只是短短幾字,表現(xiàn)出了景物背后的苦楚。雖然唐玄宗的皇宮沒有變,但這種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落差感,使人感受到的只有無限的凄涼和悲哀。
我讀過李白的《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當(dāng)看到詩中末尾那句“我醉君復(fù)樂,陶然共忘機!蔽已矍耙涣粒禾杖欢鴺罚鼌s心機,這是一種多么高深的精神境界。∈廊朔Q李白為“謫仙”,不錯的。李白一生,瀟灑自在。他在他自己的世界中奔走四方,有“愿為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志氣,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懷,所以說李白是一個真正有才氣的人。作者在書中寫到:“才氣,不就是氣場托起來的.才華嗎?沒有氣,才華怎么能流動起來呢?一個人只有才沒有氣,一片死氣沉沉,就是死才華,呆板僵硬,沒有神采!倍畎子兄胺鲃Τ烊ァ钡臑t灑,有“橫戈探虎穴”的夢想,又有這“陶然共忘機”的心境。這不正是他的氣概嗎?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這是李商隱《錦瑟》中的一句,也是全書結(jié)尾的一句。當(dāng)讀到這句詩時,讓人不住發(fā)問:瑟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弦呢?也許當(dāng)一個人有著無數(shù)心事,才會如此發(fā)問吧。錦瑟有著這么多的弦,是因為這一弦一柱都系著太多太多的回憶。心事如此之多的詩人,隔著似水的流年,回望過往的時光,淚水不住地凝成了詩行。這些思緒和迷離的幻像如同那繁瑣復(fù)雜的錦瑟,不知何以緣起,更不知何以緣滅。
作者于丹在書中寫道:“為什么詩意好像離我們的生活遠了呢?不是明月變了,不是詩意變了,變化的只是我們的心,只是那份悲天憫人的情懷遠了而已!笔前。缃裎覀兊纳钏皆诓粩嗵岣,街道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有時天空上的灰色代替了湛藍,還有多少人會抬頭望望寂寥已久的明月,舉杯與月暢飲,小酌或酩酊,像年少時不知惆悵地開懷一笑呢?
我喜歡這種在詩海暢游的感覺,在筆墨香氣中體會納蘭“當(dāng)時只道是尋!钡纳钋榭羁睿惑w會李煜“剪不斷,理還亂”的惆悵;體會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相思之苦;體會杜甫“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欣喜若狂;體會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抒懷……在詩詞中找回生活的寧靜,去相信詩意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活得詩意盎然。
古詩詞讀后感 16
小時候,看著一本本配有精美插圖的故事書,品味著古人之間妙趣橫生的典故,總使我不斷產(chǎn)生一個疑惑:為什么大家都喜歡用“春秋”這個詞來替代歷史,而不用“冬夏”呢?帶著這個小小的疑問,我跑去問媽媽?蓱z的媽媽,一下子被我問倒了,但她還是告訴我:“書本里的問題要從書本里找。”
于是,我開始從閱讀中不斷找尋答案?墒,這答案卻與我玩起了捉迷藏。字里行間,怎么也尋不著,而我卻已經(jīng)迷失在里面了,迷失在了一篇篇經(jīng)典的名篇中,逐漸忘掉了最初的問題。但關(guān)于季節(jié)的古詩文章卻逐漸積累起來。我品到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還有朱自清的春,史鐵生的秋,老舍的冬等等。逐漸的,我似乎悟到些四季的.奧秘:春季是新生,夏季是生長,秋季是衰敗,冬季是終結(jié)。萬物生長就這樣歸于統(tǒng)一,周而復(fù)始。
時光在飛越,書本在翻閱。終于在一本書中找到了答案,那是于丹老師所著的《重溫最美古詩詞》。當(dāng)我翻開書,在眼光接觸的那一瞬間,無數(shù)繁雜在我腦海中爆炸、盤旋、飛升、又攏聚起來,匯成一道道思想,既喜悅激動又久久無法釋懷,多年來閱讀的積累終于匯成答案!按号c秋,生物的蘇醒和衰殘,都在瞬間完成,來得那么驀然,那么劇烈,強化了人和風(fēng)景相遇時猝不及防那一瞬間的感動,深深激蕩我們的內(nèi)心”。用于丹老師的話說,“春秋”更適合中國人的詩情,更蘊含了時光流轉(zhuǎn)的美。
孩童時不經(jīng)意間提出的問題,用了十年時間慢慢尋找,又在一瞬間完成了領(lǐng)悟。閱讀,伴隨我度過一次次春秋冬夏。
古詩詞讀后感 17
最近有幸拜讀了于丹寫的《最美古詩詞》這本書。對于于丹這個人,說實話并不是很熟悉,只是聽說過她曾在央視說《論語心得》?墒钱(dāng)我讀了她寫的這本書后,我對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與其說她是在說古詩詞,不如說她是在用古詩詞寫自己的詩。用詩一樣的語言來詮釋書中的千古名句,無時不讓人感覺讀書是一種享受。
記得自己曾經(jīng)讀詩時,只是為了了解而了解,有時可能是為了應(yīng)付考試,從來沒有這么深入的去讀詩。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詩歌里不知不覺的完成自己生命的成長。小的時候不懂什么是鄉(xiāng)愁,但眼睛卻像月光一樣請清亮亮,跟著李白念“床前明月光”,跟著孟浩然讀“春眠不覺曉”。長大以后,開始經(jīng)歷初戀,耳邊響起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把我們的感情寄托在春蠶和蠟燭上。再長大些,有了工作的煩惱和生活的煩惱,于是想著放松,想著逃避這世間的一切,跟著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當(dāng)我們步入中年,有了更多的心事,又會想起李后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終于到了老去的時候,面對這逝水流年,也許又像蔣捷說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古人最喜歡寫詩,寥寥幾個字卻能把包含作者的最深的感情。他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都寄托在詩里,留給我們后人傳唱。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談到的意象。記得自己讀書時,最不喜歡也可以說是最討厭的就是作文課,不知道怎么去寫,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把它寫得具體。老師說是因為我們觀察得不仔細,用的意象不足。讀了于丹的這本書,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古人的詩里有提到很多的意象。
在古人的詩里,最喜歡用“春秋”兩字來概括歷史,卻從來沒有管它叫“冬夏”。也許,在中國,特別是在中原文明發(fā)軔的黃河流域,相比于酷暑嚴冬,溫暖的春、涼爽的秋,更適合于中國的詩情吧。比如問老家的年齡,會問“春秋幾何”;比如白居易《長恨歌》的名句“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其實有關(guān)于“春秋”的詩有很多很多,在這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要說對春天的描述,要說最細膩的還是李清照這位女詩人。在她少女時期曾寫過“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贝号c秋,生物的蘇醒和衰殘,都在瞬間完成,來得那么突然那么劇烈,強化了人和風(fēng)景相遇時猝不及防那一瞬間的感動,深深地激蕩我們的內(nèi)心。
其實,詩意就是我們心里的花朵,不管年華怎樣老去,心中有春意春色,每個年華都可以詩意地綻放,如同年近七旬的白居易,以少年青春的心熱烈蓬勃地“憶江南”。
說起中國詩歌中的意象,如果讓我們只選取一個最典型的,我們一定會想起頭頂上的那一輪明月。
李太白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碧K東坡曾經(jīng)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追問,相比人生的短暫,江與月都是長久的、不變的,人與世界最初的相遇,發(fā)生在什么情景之下?在這一輪中國的明月前,無論是張若虛,還是李白,無論是今人還是古人,中國人心中所有的珍惜,都被明亮地照射出來。
中國人之所以對月亮情有獨鐘,也許是因為月亮那種特殊的質(zhì)感、獨到的美麗。它是柔和的,它是清澈的`,它是圓潤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斷變化的。月亮的周期變化,是一種循環(huán),隱喻著一種不死的精神。大家最常聽到的關(guān)于月亮的神話,就是“嫦娥奔月”——因為吃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飛到天上,居住在月宮;在月亮上有一棵婆娑的桂樹,吳剛一斧接一斧地砍著這棵樹,數(shù)砍而復(fù)合,合而復(fù)砍。所以,月亮代表著一種流轉(zhuǎn)循環(huán)的永恒與輪回。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輪明月,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陰晴圓缺。明月照出了我們的離愁別恨,但歐陽修說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比松嗲,無關(guān)風(fēng)月,風(fēng)月只是轉(zhuǎn)移了我們的情思、我們的離恨,給了我們一份安頓,給了我們一種寄托。明月這個意象高懸在詩壇上空,中國人從古至今保持著對它的溫柔的狂熱。
【古詩詞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古詩詞07-28
經(jīng)典的古詩詞12-01
經(jīng)典的古詩詞05-14
經(jīng)典古詩詞11-17
古詩詞06-09
【精選】經(jīng)典古詩詞10-08
經(jīng)典古詩詞11-23
形容雨的古詩詞_形容夜雨的古詩詞04-02
悲傷的古詩詞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