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電影《小鞋子》觀后感
伊朗電影《天堂的小孩》又名《小鞋子》,它是伊朗電影史上第一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影片,講述了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伊朗電影《小鞋子》觀后感,歡迎參考~
篇一:伊朗電影《小鞋子》觀后感
主角是貧家小孩阿里,因為他把妹妹拿去修理的鞋子弄丟了,為了體諒父親無力添購新鞋,于是央求妹妹跟他輪流穿著他的舊球鞋去上學,后來他發(fā)現參加跑步比賽的季軍可以獲得一雙新球鞋作獎品,于是出盡辦法參賽,并且只想得第三名,不料卻跑了個第一。本片藉著一個簡單故事將兒童世界的純真可愛發(fā)揮得...
主角是貧家小孩阿里,因為他把妹妹拿去修理的鞋子弄丟了,為了體諒父親無力添購新鞋,于是央求妹妹跟他輪流穿著他的舊球鞋去上學,后來他發(fā)現參加跑步比賽的季軍可以獲得一雙新球鞋作獎品,于是出盡辦法參賽,并且只想得第三名,不料卻跑了個第一。本片藉著一個簡單故事將兒童世界的純真可愛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導演技法圓熟,細節(jié)鋪陳深具趣味性,賽跑高潮尤其令人激賞。
伊朗導演馬吉德·馬吉迪在《天堂的顏色》之前執(zhí)導的代表作,標志著兒童電影的最高藝術水準,尤其適合父母子女一齊觀賞,因為它可以令人由衷地感受到親情的可貴。
從你剛出生到現在,你曾穿過幾雙鞋子?穿壞過幾雙鞋子?如果沒有了鞋子,你會傷心的找爸爸媽媽要嗎?如果爸爸媽媽根本無法給你買一雙哪怕是最廉價的鞋子呢?
阿里是一個出生在貧窮的伊斯蘭教家庭里的男孩,妹妹莎拉是他最親密的伙伴。9歲的阿里每天要給家里做很多很多事情,因為媽媽生病爸爸工作,所以小小的阿里承擔了許多并非這個年齡應該承擔的責任。阿里很懂事,家里的貧窮讓他很小學會獨立,也學會體貼和關心家人。他用他的方式愛著妹妹莎拉,送給她新的鉛筆,還有老師獎勵的漂亮的圓珠筆。阿里是個善良的孩子,但是他很貧窮。
在一次買菜的時候,阿里無意丟掉了妹妹的皮鞋——一雙極其破爛的剛剛被修理過的淡紫色童鞋。這雙廉價的鞋子早已經破爛不堪了,但是那是整個家中莎拉唯一一雙鞋。沒有了鞋子莎拉無法上學,她只剩下拖鞋能夠穿出去,但是拖鞋并不允許跨入校門。莎拉眼里有無限的難過和生氣,阿里對她說:不要告訴媽媽不要告訴爸爸。并非是害怕挨打,兩個年幼的孩子知道,家里實在太過于貧窮,爸爸只能借錢給她買新鞋子,負債累累的他們實在不忍心為父母增添多
一份“災難”。
無奈之余阿里只得想出辦法:你可以穿我的球鞋上學,你回來的時候我再去學校。于是阿里那雙破了洞的球鞋成了兄妹倆的寶貝。妹妹穿著它上學,放學的時候為了不讓哥哥遲到,她一路急跑著回家。阿里就在巷子口等著等著,急急的換上鞋子再跑去學校。盡管如此兩個孩子還是很開心,他們瞞著爸爸媽媽,這是他們盡自己的能力為家里做的最最重要的事情。球鞋很破舊,兄妹兩個在陽光下仔細的擦洗它們,放在陽光下涼曬著,像是精心呵護某件珍寶。其實那僅僅只是一雙鞋子呀!一雙對于莎拉來說太大太舊的很寒酸的鞋子!
阿里還是有很多愧疚,因為是他讓妹妹受到委屈,所以他會抓住任何一個希望送給妹妹一雙新鞋子。孩子的心無限單純無私,他會對爸爸說,如果有錢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妹妹買一雙鞋子。那么他呢?懂事的阿里一定會放棄自己的鞋子。他是明白的,家里能夠省就省,自己并不重要。假期的時候,爸爸帶著阿里去城區(qū)打工,他們賺到了許多許多錢。阿里的心情就像當天的陽光般明媚。而爸爸騎的自行車撞在樹上,兩個人只得搭汽車回家。看著爸爸身上的傷,阿里心里僅有的一絲希望還是破滅了。
終于阿里得知學校將派出6名選手參加一次長跑比賽,季軍的獎品是一雙運動鞋。他跑去辦公室乞求老師讓他報名,因為錯過了初賽的時間阿里被拒絕了。他的心里滿是委屈,站在辦公室苦苦哀求老師給他一次機會,眼睛里滿是淚水。長時間來兄妹倆跑著換鞋子上學讓阿里的長跑相當出色,于是他自然入選了比賽隊伍參加這次長跑活動。阿里是興高采烈的跑著回家告訴妹妹的,這次比賽是阿里認為送給妹妹新鞋子的唯一機會。可是當阿里依舊沒有得到鞋子。他獲得了第一名,而冠軍的獎勵是一套漂亮的運動衣。
當然故事是有個喜劇的結尾的。在阿里比賽那天爸爸終于賺到了錢為兩個孩子買了嶄新的鞋!
這就是伊朗導演馬芝迪的著名影片《小鞋子》!缎⌒印冯m然是一部講述兒童世界的影片,但是實際上包含了許多意義。整個故事的環(huán)境是講述伊斯蘭教徒的生活的,那些純樸善良的人民有著無盡寬廣的心胸,他們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同時也遭受著貧困的折磨。但盡管生活上他們是貧瘠的,精神上卻樂觀開朗。他們堅信著:真神會保佑一切。所以他們會施舍于人,幫助于人。故事中阿里和莎拉找到了被丟棄的鞋子,他們想去索要回來時卻發(fā)現那個孩子的父親是個盲人。盡管他們只有一雙些穿,可是孩子們認為那個小女孩更加需要這雙鞋子,他們只能望著女孩開心純真的笑臉默默走回家。直到小女孩買到一雙新鞋子,莎拉也沒有告訴她鞋子的事情。盡管那雙鞋已經被小女孩媽媽當作破爛丟掉了。孩子的心就是這么純潔無私。
導演是善于捕捉兒童的心理活動的。莎拉穿著哥哥的鞋參加體育活動,起初她是害羞憤怒的,她為自己那雙破舊的不合腳的鞋子感到羞恥,她把腳深深躲藏在同學們的后面。而后老師表揚了她,說穿球鞋上運動課才是應該。莎拉臉上立即綻放出微笑,愉快的將腳拿了出來站在一排鞋子的最前面。盡管孩子早熟懂事,但畢竟只是個孩子。馬芝迪沒有過于強調兩個孩子成熟的一面,反而從一些屬于孩子的細節(jié)上捕捉鏡頭,于是整部影片顯得童真簡單,觀眾就在平緩的情節(jié)中慢慢的體味和感動了。而相對另一些兒童影片,總是過于渲染小主人翁的言談舉止,給他們強加了一種大人化的東西,反而讓看的人覺得不自然。
《小鞋子》其實也是在講一種美好信念。對生活對世界充滿信心和樂觀的態(tài)度,那么一定會有收獲。劇中阿里家一直在為柴米油鹽操心擔憂,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喪失對生活的希望。阿里爸爸總是在期待美好的明天,于是他為自己的希望去努力。終于他賺到了錢,為妻子和孩子買了他們想要的東西。盡管還是廉價的東西,但那卻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阿里一直想送給妹妹一雙新鞋子,他去爭取生活中每一個機會。于是他博得參加長跑比賽的資格,并在最終取得了冠軍。獎品并不是運動鞋,但為阿里開辟了新的空間。而莎拉呢?她失去了唯一一雙鞋子,但她的抱怨僅僅只是哥哥的鞋讓她窘迫不安。她似乎沒有抱怨,滿是信心的認為哥哥一定會送給她新鞋。最后,她還是得到了鞋子,一雙漂亮的鮮紅的新皮鞋。其實這也是導演在整個影片中講述的一種積極生活的態(tài)度和方式。
影片中最另人感動的是長跑比賽那段,阿里拼命向前跑著,腦子里浮現的全是妹妹穿著舊鞋子的模樣。他報著一定要拿到季軍的信念超過一個一個選手,他跑到了第一位并將后面的人長長拉下。但是他只想得到季軍,因為季軍的獎品是一雙新的運動鞋,于是他放慢腳步,回到第三。阿里被別的孩子拽倒摔在地上,他爬起來繼續(xù)向前沖。他閉上眼睛沖向終點,他是第一名。阿里倒在地上,老師扶起他時問的第一句話卻是:我拿到季軍了嗎?阿里站在領獎臺望著那雙嶄新的鞋眼里滿是淚水和失望??還有馬芝迪給那雙爛了底的球鞋特寫的鏡頭。
篇二:伊朗電影《小鞋子》觀后感
一直比較鐘情于小眾電影,也可以說是文藝類電影,關注一些深層思考如生命、人性、哲學,以形而上的方式關照電影本質與生命主題,比如伊朗電影“時空三部曲”《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還有印象比較深刻的《返老還童》,文藝電影給人一種或溫暖,或思考的存在感。最近同樣看了一部精彩的伊朗電影《小鞋子》。
電影講述了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哥哥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學后再換給他去上學。于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于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阿里試圖和父親去城里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治病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后來,阿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苦苦哀求老師批準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而此時,阿里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阿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阿里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散出一陣陣淡紅色,一群魚向他游來。這可以看出阿里是多么想得到一雙鞋啊……
《小鞋子》其實是在講一種美好信念。對生活對世界充滿信心和樂觀的態(tài)度,那么一定會有收獲。劇中阿里家一直在為柴米油鹽操心擔憂,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喪失對生活的希望。阿里爸爸總是在期待美好的明天,于是他為自己的希望去努力。終于他賺到了錢,為妻子和孩子買了他們想要的東西。盡管還是廉價的東西,但那卻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阿里一直想送給妹妹一雙新鞋子,他去爭取生活中每一個機會。于是他博得參加長跑比賽的資格,并在最終取得了冠軍。獎品并不是運動鞋,但為阿里開辟了新的空間。而莎拉呢?她失去了唯一一雙鞋子,但她的抱怨僅僅只是哥哥的鞋讓她窘迫不安。她似乎沒有抱怨,滿是信心的認為哥哥一定會送給她新鞋。最后,她還是得到了鞋子,一雙漂亮的鮮紅的新皮鞋。其實這也是導演在整個影片中講述的一種積極生活的態(tài)度和方式。
影片中最另人感動的是長跑比賽那段。在比賽中,阿里拼命向前跑著,頂著烈日,大汗淋漓,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后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后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但是他只想得到季軍,因為季軍的獎品是一雙新的運動鞋,于是他放慢腳步,回到第三。他不停地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阿里被別的孩子拽倒摔在地上,他爬起來繼續(xù)向前沖。他閉上眼睛沖向終點,他是第一名。阿里倒在地上,老師扶起他時問的第一句話卻是:我拿到季軍了嗎?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阿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阿里站在領獎臺望著那雙嶄新的鞋眼里滿是淚水和失望……
喜歡《小鞋子》的風格,這部片子讓人感到溫馨,是啊,即使貧窮又會如何?只要有堅定的信念,一切都會擁有。這部片子也讓人不禁回憶起自己的童年,貧窮又會如何?一樣可以擁有快樂、天真、善良和堅持。電影里的人文關懷氣息,導演以一種極其溫情的目光關注了一個普通兒童去以自己的方式去實現一個夢想的全過程。
而今我們要小孩學會的東西似乎很多,但是我們記得教會他們樂觀和堅持嗎?
篇三:伊朗電影《小鞋子》觀后感
沒有煽情的哭訴,浮夸的演技。《小鞋子》讓我看后久久回味,F在的大片,大多花哨,觀眾去看,也不過是圖個熱鬧。像這種類似記錄的片子很少有人愿意捧場。原因有很多。而這部片子之所以成為伊朗唯一提名奧斯卡獎的電影,的確有其獨到之處。以前很多表現底層人民生活題材的東西大多苦楚不堪,劇情悲慘,不是連天炮火就是爹死娘嫁人,觀眾來看電影,看完之后一肚子的郁悶與沉重,肯定不會受歡迎。這部電影同樣表現底層人民生活,卻是平淡記敘伊朗一個普通底層家庭的日常生活,而所謂的這種電影慣有的“痛苦點”,不過是小主人公丟了妹妹的鞋子,兩人為了不被父母責罵也不讓父母擔心,輪換著穿一雙球鞋上學,兩個人都強烈的渴望擁有一雙新的鞋子。哥哥對妹妹覺得愧疚,這在一個小男孩的世界觀中彌補這種愧疚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獎品給妹妹。得知參加長跑季軍的獎品是一雙球鞋,哥哥又眼淚汪汪的求老師讓他參加。小主人公哭著求體育老師讓他參加時,只有一句話“請老師相信我,我一定會得第一的”。眼神里的堅定和委屈讓我深深震撼了。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細細品查,一朵花里就有整個世界。小男孩對于一雙鞋子的渴望和成年人對于金錢、事業(yè)等等的渴望是一致的。影片用最平實的描寫將這種渴望表現的淋漓盡致。
最后值得談的是影片的結尾,主人公陰差陽錯得到了冠軍,回到家失落的面對妹妹失望的眼神感到十分沮喪。脫下已經爛掉的球鞋,在池子里靜靜泡著被磨起來的水泡,一群紅色的金魚游了過來。另一面,其實爸爸已經買好了給他們兄妹倆的新鞋子……這種結局干凈利落卻又讓人回味無窮。爸爸如何來的錢買鞋子?兄妹倆看到渴望已久的新鞋子又會是怎樣的表情?小主人公會不會因此而對自己拿到冠軍再次高興起來?父母又會怎樣?這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伊朗電影《小鞋子》觀后感】相關文章:
《小鞋子》觀后感05-15
小鞋子觀后感(集錦15篇)04-19
小鞋子觀后感(匯編15篇)02-22
伊朗卡尚景區(qū)旅游攻略01-04
電影超越觀后感03-20
電影搜索觀后感03-19
電影觀后感【熱】03-15
電影《袁隆平》觀后感03-11
電影刮痧觀后感03-10
電影1921觀后感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