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幾月幾號立冬
立冬是24節(jié)氣之一,2017幾月幾號立冬呢?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7年立冬時間:11月7日 13:37:45
農歷2017年九月(小)十九,禮拜二
立冬之由來
對“立冬”的理解,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 “立”的理解與現(xiàn)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guī)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之習俗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jié)日,這一天x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F(xiàn)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
天子迎冬: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并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北方餃子: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F(xiàn)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南方熱補: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姜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立冬游泳: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xiàn)在也有了創(chuàng)新。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就曾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民間賀冬: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jié)。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tǒng)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立冬之養(yǎng)生
立冬以后,天氣轉寒,如何增強對寒冷的抗御能力?不外乎使體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其方法與衣食住行無不相關。調整飲食增加熱量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寒冷的環(huán)境,適當進食高熱量食品,能促進糖、脂肪、蛋白質的分解代謝。
1、進補前先引補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立冬后進補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所以要做好引補。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冬季喝熱粥也是養(yǎng)生的一個好選擇。如吃“臘八粥”有助于增加熱量和營養(yǎng)功能。小麥粥有養(yǎng)心除煩的作用、蘿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養(yǎng)陰固精、茯苓粥可健脾養(yǎng)胃、大棗粥可益氣養(yǎng)陰等等。
2、多溫熱少寒涼
天冷的時候,適量增加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入,對抵御低溫很有好處。例如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棗、核桃仁、桂圓、韭菜、南瓜、生姜、牛肉、羊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
3、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
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可以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的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于新鮮水果和蔬菜。此外,冬天多吃點辣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還能增進食欲。
4、鮮味入腎補益陰血
根據(jù)“秋冬養(yǎng)陰”,“冬季養(yǎng)腎”的原則,冬季可以適量多吃點鮮味食物,如海帶、紫菜以及海蜇等,具有補益陰血等作用。
5、多吃芝麻、花生
黑芝麻當中富含芝麻素,具有抗高血壓及心血管肥大、保肝、抗氧化、降低膽固醇、延緩衰老等功效。尤其在冬季里,人體精微的津液損耗較多,容易皮膚干燥,多吃具有滋潤作用的黑芝麻對身體大有裨益。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人們把飲食中的肉換成花生,患糖尿病的風險會降低21%;ㄉ鷷䴗p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如果早上吃點花生,那么你一天的血糖都不會過高。
【2017幾月幾號立冬】相關文章:
2017幾月幾號冬至01-30
2017年幾月幾號高考?05-31
2017年幾月幾號冬至01-30
2017冬至是幾月幾號?01-30
2017年冬至幾月幾號01-30
2017年冬至是幾月幾號01-30
2017平安夜幾月幾號01-28
冬至幾月幾號01-30
2017清明節(jié)是幾月幾號02-05
2017國慶節(jié)幾月幾號放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