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讀后感范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后的姿勢》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范文1
“一支粉筆積淀千秋智慧,三尺講臺寄托萬世文明!本驮20xx年5月12日下午,一位老師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所有的學生上了一節(jié)珍貴的課,這節(jié)課的主題就是“無私”。
在5月12日房屋坍塌的一瞬間,閃現(xiàn)了這樣一個鏡頭:一位老師將困在教室里的四個學生立即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這位老師就是譚千秋。
當我讀到:“但在生死攸關的一刻,譚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時,已是熱淚盈眶,深深感動之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記得四年級時,512大地震過后,老師發(fā)動大家為災區(qū)的人民捐款,當時我一點也不積極,最后還是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后才不舍的捐了三元錢,比起譚老師,我是這么渺小,譚老師可以無悔的將自己的生命獻給別人,而我卻連區(qū)區(qū)幾元錢也舍不得,學了這篇課文后我才明白當時我是多么自私。
我突然間被譚老師這種無形的愛帶動了,樹立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塑造靈魂的教師,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無私的人。用一份份質樸的愛把一個個靈魂塑造。做一個像譚千秋那樣的老師,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
譚老師的這一堂課我會永遠銘記在心,他的最后這一堂課,為我們今后的人生道路又增添了幾分神彩。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范文2
近日,我們學習了《最后的姿勢》一課,課文主要講了一位名叫譚千秋的老師,為了救護同學們的生命,自己不幸遇難的故事,他的生命在延續(xù)。隨著趙老師的講解,我仿佛又回到了5月12日,仿佛來到了四川綿陽,仿佛來到了譚老師的教室里……忽然,一陣轟隆隆的巨響打亂了課堂上的寧靜,不好了,地震來了!地震來了,譚老師沒有驚慌,而是拼命大聲的喊道:“同學們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學們飛快的向外跑著,一個又一個出來了,還有四個,譚老師不顧一切的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把同學護在了課桌底下。同學獲救了,老師卻永遠的去了天堂。
譚老師走了,講臺上沒有了熟悉的身影,教室里沒有了幽默的聲音。可是,譚老師沒有死,他曾經(jīng)的身影,他生動的課堂,他最后的姿勢,永遠永遠在我們的心中。譚老師沒有死,他的生命在被救的同學身上延續(xù),“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生命在延續(xù)。
譚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愛和責任是師德靈魂,也是我們每個人的靈魂。它體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體現(xiàn)在點點滴滴的小事里。有一次,我乘坐公交車,剛坐下,上來了一位老奶奶,我讓位給她坐,她看看我沉重的書包,笑著搖了搖頭。我趕緊說:“我就到了,一會下!崩夏棠套抡f:“謝謝你了!”我不好意思的說:“不用謝”過了一站又一站,老奶奶疑惑的看著我,我趕緊躲到后面去了,免得老奶奶心不安。
這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它體現(xiàn)了作為一名小學生的愛與責任。譚老師在天堂用他那睿智的目光看著我們呢!這篇文章讓我受益匪淺!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范文3
5月12日,一個看似平凡卻不平凡的日子里,汶川發(fā)生了里氏8級的大地震。一個又一個愛的姿勢,永遠清晰地刻在了所有學生的腦海里……
“忽然,課桌搖晃起來!地震!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往操場跑去!
譚老師的那一聲吼,把同學們從驚呆中拉了回來……
“但是那短暫的幾秒鐘,哪里能讓所有的學生能跑出去?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還有四位同學沖不出去了!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在那短暫的幾秒鐘,譚老師做出了一個決定——犧牲自己,保護學生!而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的樣子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人們對他的贊頌。
教師,是一個可以為了學生不顧一切的職業(yè)。
5月12日下午,是吳忠洪老師的英語課。
“beach、beach……”2點28分,距離下課還有幾分鐘,帶領大家復習完了舊單詞的吳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下了又一個單詞。
然而就在這時,地板劇烈地搖動起來,門窗“哐哐”地發(fā)出響聲,桌上的東西全被甩了出去。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同學們,面對突發(fā)的地震,一下子就全傻了!巴瑢W們,快跑!快點下樓,地震了!”吳老師扯著嗓子的吼聲,把同學們從驚呆中拉了回來。
眼看門框要倒,吳老師牢牢地將門框扳住,引導著同學疏散。
就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吳老師忽然轉身跑向四樓——還有兩名同學還在樓上!
14日清晨7點,救援戰(zhàn)士從一片瓦礫中找到了吳老師的遺體。在他的身下,大家又抬出了兩名學生的遺體,雖然3個身體早已僵硬,但吳老師仍然將兩個學生緊緊地護在身下……
5月12日的大地震,一名又一名老師,做出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決定。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范文4
我近期讀了《最后的姿勢》這篇文章,讀完我深深地被這篇文章所感動了。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5.12”大地震時,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生命護住四根學生的故事。整個場景催人淚下,感人肺腑。當我讀到:“譚老師立即把學生拉到課桌底下,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時,我的眼睛模糊了,我被譚千秋老師在生死關頭恪盡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所深深地震撼了!爱斁仍藛T搬開壓在譚老師身上的石塊時,眼前的場景把救援人員驚呆了,譚老師張開雙臂,撐在課桌上,死死地護住學生,頭腦被石頭砸得凹下去了……”這樣的場景,在場目睹怎能不熱淚盈眶?
譚老師在生死攸關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他把學生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一心想著他人,而不顧個人安危,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他的精神永遠在我們心中長存!這不禁讓我去想起了最美司機吳斌,他與譚老師一樣,忠于職守,舍己為人。在關鍵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乘客。吳斌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司機,可在一次災難中,在生與死的關鍵時刻,他成了人們心中最敬佩的人。那是一段陡峭的山路,他被鋼管砸到了,生命隨時可能終止,可是,他沒有急剎車,因為那段山路急剎車是十分危險的,那是一車人的生命!他忍著劇痛,聚集全部精力,繼續(xù)平穩(wěn)地開著車,直到安全地段,他支撐不住,暈倒了。乘客們這才明白他們剛才幾乎與死神交手,人們多么希望吳斌能安然無恙啊,可是,吳斌在完成了他最后的使命時,安然地離開了人世。
這樣的事例不在少數(shù),我沒當讀到這些感人的文章,總是不禁潸然淚下。你說這難道不讓人感動,不讓人震撼嗎?譚老師是多好的老師啊,他講課繪聲繪色,又孜孜不倦地為學生付出,同學們多么喜歡這樣的老師啊。按理說譚老師地震時就在門口,完全有可能逃出教室,但是他選擇了保護學生,犧牲自己。我要向譚老師學習,做一個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人,讓我的`人生有意義,有價值。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范文5
山崩地裂,江河失去了前進的方向。
大地震顫,花兒折斷了新生的嫩芽。
殘垣廢墟,生命失去了絢爛的陽光。
萬眾矚目的20xx,竟充滿了如此多的磨難;冰雪災害,凍壞了美麗的南國;打砸與搶燒,玷污了圣潔的高原;汶川地震,震碎了人們的家園。
但是,汶川不會倒下,中國也不會倒下!
在荒蕪的廢墟下,一位老師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死死的護住身下的四個學生,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這位老師就是譚千秋!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為同學們上了最后一堂品德課;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告訴人們什么是“人生價值”……
廢墟里,四個學生沒有失去生存的信念,因為有永不倒下的譚老師給他們生的力量。老師,折斷了自己的翅膀,讓學生繼續(xù)飛翔。我看老師那寬闊無比的懷抱中,永遠留著那脆弱的生命靈魂,自己卻折斷了翅膀,永遠停棲在了天堂。那永不倒下的力量,讓他以這個姿勢,飛入了天堂。
地動天不塌,大災有大愛!這句話如今我終于懂了!張開雙臂,護住學生,這生命中最后的姿勢,這果敢無畏的姿勢,這充滿大愛的姿勢,將永遠定格在汶川大地震中,永遠定格在人們心中!
廢墟中,發(fā)生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襁褓里,母親用短信留給幾個月大的孩子最后的禮物,最后的愛,因為母親有永不倒下的力量,讓她匍匐著,呵護著自己的孩子;擔架上,3歲孩童有著永不倒下的力量,因此他向救他的官兵舉起僅能活動的右手敬禮,那震撼,那感動充盈著人們的心;當面對余震來臨的危險,荊利杰跪地哭求“讓我再救一個”,因為他有永不倒下的力量,有一顆跳動的火熱的中國心……一個個有著永不倒下的力量的人,一件件感人的事,數(shù)不勝數(shù)。
20xx,汶川不會倒下!中國不會倒下!20xx,中國人將被自己感動……
【《最后的姿勢》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推薦】讀《最后的姿勢》有感04-27
【薦】讀《最后的姿勢》有感04-27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熱】04-27
【熱】讀《最后的姿勢》有感04-27
【精】讀《最后的姿勢》有感04-27
職場午睡的姿勢都有什么08-23
論文最后的致謝詞優(yōu)秀范文10-14
從睡覺姿勢測試人的性格07-26
從走路姿勢看性格09-26
論文最后的致謝12-21